君不见天随有宅松江曲,屋隙墙阴多杞菊。
课儿采掇入杯盘,匕箸芳香胜粱肉。
又不见坡公昔佩刺史符,宾客少至无与娱。
偶餐杞菊作后赋,扪腹噎呕犹轩渠。
散人枯肠真食杞,居士戏笔聊尔耳。
胶西自古号侯邦,斋厨纵乏宁需此。
我今作掾长苦饥,一区不异耕田时。
太仓红腐才五斗,举家食粥宁忍炊。
颓城草木迷荒榭,绿颖芳苕罗舍下。
官閒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
三年享此似无餍,二者谁云不可兼。
行趣归装耕谷口,此物犹堪馌南亩。
君不见天随有宅松江曲,屋隙墙阴多杞菊。
课儿采掇入杯盘,匕箸芳香胜粱肉。
又不见坡公昔佩刺史符,宾客少至无与娱。
偶餐杞菊作后赋,扪腹噎呕犹轩渠。
散人枯肠真食杞,居士戏笔聊尔耳。
胶西自古号侯邦,斋厨纵乏宁需此。
我今作掾长苦饥,一区不异耕田时。
太仓红腐才五斗,举家食粥宁忍炊。
颓城草木迷荒榭,绿颖芳苕罗舍下。
官閒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
三年享此似无餍,二者谁云不可兼。
行趣归装耕谷口,此物犹堪馌南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所作的《食枸杞菊》,通过对天随子和苏东坡两位文人以枸杞菊为食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境遇和对简朴生活的态度。首句以天随子的寓所环境开篇,强调其清贫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接着提到苏轼因宾客稀少而以枸杞菊为宴,虽有呕吐之感,但仍可见其豁达。诗人自比“散人”、“居士”,表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以轻松笔触看待,认为胶西之地即使贫困,也不必过于追求奢华。
诗中描述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艰辛,官署荒凉,只能以野菜充饥,即使是微薄的俸禄也仅够家人勉强糊口。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跃然纸上,他甚至将采摘的野菜视为春天的馈赠,即使在官闲之时,也能从中找到乐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在官场,他也希望能带着枸杞菊这样的简单食物回到田间劳作,享受朴素的满足。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理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国家有祸源,王氏变新法。
元祐壅其流,旧防无敢越。
逮至崇宁初,阴霾蔽日月。
溃彼千仞堤,横波不可遏。
求言奸臣计,正欲阱豪杰。
君时亦抗章,痛哭深论列。
禁锢二十秋,著书忧愈切。
缅观前日事,一一符君说。
朝廷思大用,铜虎初旌别。
使者复何心,吹毛听媒孽。
皇天不憖遗,山梁遽摧折。
七十五年间,飞电才一瞥。
残编溢巾箱,光焰星斗揭。
后人何酋酋,端不坠风烈。
秾华桃李容,不染双眸净。
唯有爱梅心,梦中行庾岭。
安得移琼林,月下对清影。
坐想冰雪姿,萧然幽兴永。
我欲从君游,羁绊未能骋。
平生溪山怀,倥偬迷簿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