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阴兆九地,万木方滋荣。
微霜初可履,回首阳泉冰。
秦王按剑日,丰沛赤精生。
光辉能几时,日中月已升。
达人知其然,居世忘骄矜。
彼哉夸毗子,志气易满盈。
微阴兆九地,万木方滋荣。
微霜初可履,回首阳泉冰。
秦王按剑日,丰沛赤精生。
光辉能几时,日中月已升。
达人知其然,居世忘骄矜。
彼哉夸毗子,志气易满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微阴兆九地,万木方滋荣”写出了初春时节,细雨如纱,润物无声,使得大地和万物都充满了生机。接着“微霜初可履,回首阳泉冰”则是在描绘冬去春来之际,轻霜尚可踏行,而转头一看,昨日的阳光之下,泉水还结着冰花,这两句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秦王按剑日,丰沛赤精生”这两句诗笔触远大,意象丰富。秦王按剑,是指古代秦国的君主手持宝剑,显示着威严和力量;而“丰沛赤精生”,则是说到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与神秘,其中“丰沛”形容水势浩大,“赤精”可能象征着火或太阳,也有学者认为指的是春日中的红色花朵,生机勃勃。
“光辉能几时,日中月已升”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太阳与月亮同处天际,这种罕见的景象让人不禁思考光辉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
最后,“达人知其然,居世忘骄矜”表明了诗人对于那些通晓事理、明白道理之人的赞赏。这些人在世间生活,却能超脱物外,不被名利所累。而“彼哉夸毗子,志气易满盈”则是在批评那些自视过高、容易满足的人,诗中通过对比这种人的态度与达观之人的差异,表现出诗人对于谦逊和清醒自知的赞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与平静的心境。
客思到秋如乱麻,每逢佳节倍思家。
黄花只作去年好,绿鬓自嫌今岁华。
千里有情犹共月,一樽无事且倾霞。
闲来甘露堂前坐,老柳条条噪暮鸦。
枯筇挂倒星斗傍,意行屈曲忘陵冈。
忽逢萧寺倚岩腹,门前水影涵山光。
凭虚飘欲上霄汉,览远浩如浮大沧。
嗟子失身坠世网,恨不与子同翱翔。
白莲共结清净社,红裙绝意温柔乡。
何当脱屣声利场,从渠万态争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