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万帐拥貔貅,何事今才破竹收。
也是灾民应暴骨,从来上客在焦头。
勒铭鹿耳红毛屿,洗甲鲲身碧澥流。
太息熊津老都督,胡为不自取封侯。
经年万帐拥貔貅,何事今才破竹收。
也是灾民应暴骨,从来上客在焦头。
勒铭鹿耳红毛屿,洗甲鲲身碧澥流。
太息熊津老都督,胡为不自取封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的《再拟老杜诸将》系列之一,具体为第四首。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经年万帐拥貔貅”描绘了古代军队驻扎的壮观景象,以“万帐”形容军营之多,“貔貅”象征勇猛的战士,展现出战争的宏大场面。然而,接下来的“何事今才破竹收”一问,却揭示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果的疑惑与反思,为何历经多年征战,才能取得胜利。
“也是灾民应暴骨”一句,诗人将战争的残酷直接指向无辜的灾民,他们的生命在战争中被无情地剥夺,表达了对战争无辜牺牲者的深切同情。而“从来上客在焦头”则可能暗指那些高居高位、享受荣华的将领们,在战争中同样面临着生死考验,体现了对权力与地位的讽刺。
“勒铭鹿耳红毛屿,洗甲鲲身碧澥流”两句,分别运用了“勒铭”和“洗甲”的典故,前者意指刻碑纪念功绩,后者比喻洗去战甲上的血迹,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对胜利者的表彰与对战争痕迹的清除。这两句既是对胜利的庆祝,也隐含着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最后,“太息熊津老都督,胡为不自取封侯”表达了对一位老都督的惋惜之情。这位老都督本有机会获得封侯的荣誉,却未能把握机会,暗示了人生机遇的宝贵与易逝,同时也对历史人物的抉择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人性、权力与机遇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紫琳联坳蘸黟漆,破帽笼头醉拈笔。
解返冰魂化墨仙,青皇尽把韶华失。
巧分六出騃滕六,迅折千葩怯殷七。
笑笑先生懒学画,花光仁老毛欲栗。
可笑梅山翁,一夜吟诗便来乞。
无声与有声,画妙诗骚两清逸。
见说鹅溪出好绢,谁能为买三百疋。
长条短棘椒藟萌,折干稀枝瘦虬屈。
画取西湖三两朵,摘索映空花不密。
更画庾岭三十本,雪月风烟意非一。
君不见翰林走旁访消息,寒城日日骑驴出。
又不见杜老当年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