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隰静深秋,峰峦衔日暮。
风来谷口寒,落霞乱归鹜。
点野有黄花,绕村无绿树。
即事一徘徊,旷怀良可赋。
原隰静深秋,峰峦衔日暮。
风来谷口寒,落霞乱归鹜。
点野有黄花,绕村无绿树。
即事一徘徊,旷怀良可赋。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傍晚的自然景色,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先,“原隰静深秋,峰峦衔日暮”,开篇即展现出一片宁静而深邃的秋景。原隰,指的是广阔的平原和低洼地带,此时在秋色的渲染下显得格外静谧。峰峦衔日暮,则是描绘了山峰与夕阳相接的情景,夕阳的余晖给山峦披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壮丽的氛围。
接着,“风来谷口寒,落霞乱归鹜”,进一步展现了晚秋的景象。谷口的风吹来,带来一丝凉意,而落霞则在天空中散落开来,与归巢的野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点野有黄花,绕村无绿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秋天的特色。黄花点缀在田野间,为单调的秋色增添了几分生机;而围绕村庄的树木却失去了夏日的绿意,呈现出一片萧瑟之感。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蕴含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即事一徘徊,旷怀良可赋”,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内心感受。他选择在这样的景色中流连忘返,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宽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
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独尊。
纪纲新献府,德业旧王门。
礼乐陪朱邸,文章落紫垣。
训辞含鼓动,气槩独飞骞。
厌直词臣笔,坚求牧守藩。
图书迁禁閤,封部领家园。
晓日旌旗叠,秋风鼓吹喧。
万人瞻驷马,千骑簇双鞬。
令肃关河静,仁深草木蕃。
先皇俄侧席,百姓互攀援。
到阙何心绪,遗弓已泪痕。
东厢延进对,数刻慰烦冤。
一昨逢仁庙,三朝见圣孙。
风云归夙契,社稷入危言。
罄竭丹诚露,从容玉色温。
殿中繄执法,陛下肇披元。
爰立宫寮近,由来国史存。
台星看比比,淮水正源源。
白简抨弹后,洪钧宰制繁。
盛期开旦暮,伟烈照乾坤。
下客真疏鄙,参戎谬荐论。
去年趋大幕,累月奉清樽。
召旨催乘传,驽情剧恋轩。
此生犹断梗,在处是孤根。
岂自身难致,云谁手未援。
空弹愁坐剑,感慕主人恩。
《寄献王中丞》【宋·强至】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独尊。纪纲新献府,德业旧王门。礼乐陪朱邸,文章落紫垣。训辞含鼓动,气槩独飞骞。厌直词臣笔,坚求牧守藩。图书迁禁閤,封部领家园。晓日旌旗叠,秋风鼓吹喧。万人瞻驷马,千骑簇双鞬。令肃关河静,仁深草木蕃。先皇俄侧席,百姓互攀援。到阙何心绪,遗弓已泪痕。东厢延进对,数刻慰烦冤。一昨逢仁庙,三朝见圣孙。风云归夙契,社稷入危言。罄竭丹诚露,从容玉色温。殿中繄执法,陛下肇披元。爰立宫寮近,由来国史存。台星看比比,淮水正源源。白简抨弹后,洪钧宰制繁。盛期开旦暮,伟烈照乾坤。下客真疏鄙,参戎谬荐论。去年趋大幕,累月奉清樽。召旨催乘传,驽情剧恋轩。此生犹断梗,在处是孤根。岂自身难致,云谁手未援。空弹愁坐剑,感慕主人恩。
https://shici.929r.com/shici/WRzz1sX.html
赓吟令节最多年,禊饮春亭五侍筵。
爱客公心宽似水,催人物态急如弦。
园林烂熳惊三月,樽俎徘徊恋二天。
迹近风花飘未定,且随珠履醉金船。
前时乘暇到池上,荷花未开荷叶小。
弥旬风雨隔追赏,期会簿领复烦扰。
今朝始得临旧堤,花开已繁叶将老。
古人最谓行乐急,痴儿漫欲官事了。
钱杨与我近同趣,一樽今待共君倒。
联镳且来趁花饮,莫待红稀并绿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