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声喧耳历三旬,云气低低过一春。
今日举头逢皎日,也知天道总由人。
檐声喧耳历三旬,云气低低过一春。
今日举头逢皎日,也知天道总由人。
这首诗名为《清水岩祷晴(其二)》,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宓。诗中描述了连续三十多日阴雨连绵,檐头滴水声嘈杂,仿佛春天都被低垂的云气笼罩。然而,诗人抬头望见今日阳光明媚,领悟到即使天气变化莫测,天道运行也有其规律,人们可以通过祈祷和努力影响天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对命运的积极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寓含着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的理解和对人力作用的认可。
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
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
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
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
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
鸳衾夜凝思,龙镜晓含情。
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
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
去乡不远逢知己,握手相欢得如此。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酒筵暮散明月上,枥马长鸣春风起。
一生称意能几人,今日从君问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