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东来不隔江,青瑶刻作宝华幢。
龙翰别致三千匹,翠羽生输四十双。
天上神闲雷下斧,人间客醉月萦窗。
崧南半截云虹色,宜著韩家小石淙。
贝叶东来不隔江,青瑶刻作宝华幢。
龙翰别致三千匹,翠羽生输四十双。
天上神闲雷下斧,人间客醉月萦窗。
崧南半截云虹色,宜著韩家小石淙。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名为《次韵伯庸无题四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以“贝叶东来不隔江”开篇,巧妙地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青瑶刻作宝华幢”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精美的装饰物,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龙翰别致三千匹,翠羽生输四十双”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自然之物,既有龙的图案,又有翠鸟的羽毛,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也展示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天上神闲雷下斧,人间客醉月萦窗”则将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类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天上与人间的对比,雷声与月光的映衬,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
最后,“崧南半截云虹色,宜著韩家小石淙”两句,以崧山的云彩和韩家的小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美感的作品。
哲王重胥宇,山原慎陟降。
远观阴阳宜,俯察泉流漾。
地维缺可补,天工亦人相。
吾广称名藩,带海森云障。
世远桑田迁,抚时偶增怆。
浚水交城流,回沙亦盘向。
适兹甲子新,人物肇新创。
况尔开贤科,继继魁名状。
淑气回海滨,幽谷春融盎。
风怀销未尽。又帘栊新妆,漫吟花信。
静日闲门,驻风华依旧,好春宜趁。
唤起娉婷,应为斗、新词娇韵。
自照溪奁,重拂燕支,翠尊潜近。心事黄昏牵引。
写艳曲江南,故宫遗恨。
淡泊重来,算自然孤寐,寤歌随分。
掩抑红情,谁更念、玉箫凄损。
料东风不管,清寒拼忍。
戏鼓春流,绣旗花影,飞梦骤落江空。
闲宇飘梭,去尘抛锦,池台迤逦薰风。
看镜俯文禽自舞,香绕红衣渐密,涓涓剩水,天涯旧节还逢。
谁讯青蛾皓齿,年少事、念我已成翁。
楚庭人往,沉湘恨远,泉客绡成,楼市空濛。
休更忆、招魂弟子,怀古迁臣,坐叹蛟腥未洗,渔宿频惊,何处菰芦世外踪。
凝望渡头,腴梅细雨,炊黍孤烟,画里行人,正倚风光,伤心故国重重。
渐凄迷万绿。且一洗、铅华颜色。
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荡碎瑶魄。
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
我言便觉人倾国。柳絮翻空,梨云凄咽。
多情让伊幽洁。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娇痴无力。
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重来绮思空忆。
剩盈盈夜月。与共凄恻。游丝袅、断肠难觅。
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
闲门锁、却怕人识。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