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实连千亩,扶疏荫绿苔。
秦台骈月管,应有凤凰来。
翠实连千亩,扶疏荫绿苔。
秦台骈月管,应有凤凰来。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的壮丽景象与清幽氛围。首先,“翠实连千亩”一句,以“翠实”形容竹叶的青翠欲滴,连绵不绝至千亩之广,展现出竹林的浩瀚与生机勃勃。接着,“扶疏荫绿苔”描绘了竹枝繁茂,遮天蔽日,为地面铺上了一层绿苔,营造出一片清凉静谧的自然环境。
“秦台骈月管”这一句,运用了典故,借秦台上的月管(即乐器),暗示竹林中月光如水,映照在竹叶上,仿佛月管在演奏,增添了诗的意境美和音乐感。最后,“应有凤凰来”表达了对这片竹林的赞美与期待,预示着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还充满了祥瑞之气,象征着高洁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竹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矫矫夫君,由义居仁。风姿飘然,野鹤孤云。
古有逸士,今具其真。四海鼎沸,克全厥身。
我知天意,未丧斯文。不辱其身,不降其志。
道维守一,过能不贰。明是辨非,存真去伪。
渊明不仕,岂其本意。于嗟麟凤,不为世瑞。
萧然环堵,诗书自怡。耕田而食,纺绩而衣。
素琴挂壁,白酒盈卮。动容言行,一国之师。
苟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