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子规》
《听子规》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0)
注释
栖霞山中:栖霞山: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以红叶和佛教文化著名。
子规鸟:杜鹃:一种鸟类,因其叫声凄厉,常被用来象征哀愁或思乡之情。
口边血出:血出:形容杜鹃鸟啼叫时声音沙哑,可能暗示其悲痛至极。
啼不了:啼叫不停:形容杜鹃鸟持续不断地发出哀鸣声。
山僧:山僧:指在山中修行的僧人。
后夜初出定:后夜:深夜。出定:佛教术语,指僧人打坐结束后的活动。
闻似不闻:闻似不闻:既有所听又似未听,形容山僧内心平静,对外界声音有所感知但并未深陷其中。
山月晓:山月晓:拂晓时分的山间月光,象征黎明的到来。
翻译
栖霞山中的杜鹃鸟,嘴角滴着血却啼叫不停。
山中的僧人深夜打坐完毕刚出门,听到这声音又像是没听见,直到天边破晓的山月照亮了山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声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栖霞山中子规鸟"一句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但又略显荒凉的山林之中。子规,即杜鹃,是一种在夜晚会发出啼叫声的小鸟。这里的“口边血出啼不了”则展示了一种生死搏斗的情景,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的痛苦或是对某些事物无力回天的悲哀。

接着,“山僧后夜初出定”一句,画面转向了一个深居简出的山中僧侣。"闻似不闻山月晓"则表明僧侣对于外界的声音已经淡然若素,对于自然之声如山中的月光,也不过是轻轻地听到,却又像是没有真正听见。这不仅描绘了僧侣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也映射出诗人自己对于世俗喧嚣的漠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微妙的联系。同时,它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生灵以及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圜丘乐章九首·其一迎神

于维明命,佑我皇祖。

肇我土宇,曰予冲人,缵祖之绪。

荷天之休,锡民之祜。式虔报祀,阳复之期。

式率髦士,骏奔祈祈。

明明帝德,佑我皇祖,昭格坛壝。

(0)

访南华

乡土儿时闻惠能,廿年孤抱此登临。

飞峦合巘涵玄境,宝雾香花散夕阴。

大地山河归震旦,南宗支派过双林。

居人不解曹溪水,只说春田灌溉深。

(0)

吊熊飞将军六首·其五

海宇倾颓尽陆沈,此身羞与共乾坤。

春秋大义千年在,夷夏纲常一死存。

华表有山能引鹤,人间无庙可栖魂。

品题愧乏宣尼笔,独立西风一欠伸。

(0)

怀英太守天彝广行不至·其一

酌罢潇滩酒,登楼日日心。

是谁过剡棹,想杀月华临。

(0)

漫咏·其二

竹里笙簧细奏时,道人携卷共栖迟。

澹中意味闲中景,菊满前畦酒满卮。

(0)

偶咏

金陵子月冻色微,阳精黯淡寒无辉。

休衙食罢展书读,风雨扑窗人到稀。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