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恨去年》
《恨去年》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老去唯耽酒,春来不著家。

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ènnián
táng / bái

lǎowéidānjiǔchūnláizhùjiā
niánláixiàowǎnjiànluòyánghuā

注释
老去:指年岁已高,步入老年。
耽酒:沉迷于酒,喜欢喝酒。
春来:春天来临。
不著家:不在家,不归家。
来校晚:来到学校的时间较晚。
洛阳花:指洛阳的牡丹花,因其著名而成为洛阳的象征。
翻译
年老了只沉醉于酒,春天来了也不愿回家。
去年我来学校太晚,错过了洛阳的花开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恨去年》。诗中的意境淡雅,而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老去唯耽酒”,这里的“耽”字有着迷、沉溺之意,表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越发喜欢借助酒来消愁。这不仅是对生命中简单快乐的一种追求,也透露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无奈。

“春来不著家”,这句诗描绘出诗人在春天到来时,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中。春天本应是一个归家团聚的季节,但诗人却选择了离家,这种与常情相悖的行为,反映出了诗人的心境之复杂。

“去年来校晚”,这里的“校”字指的是检查或比较,而“晚”则意味着晚些。整句表达的是在去年,诗人对于某些事物的回味和比较发生得较晚。这可能是因为诗人的生活状态、心境变化所致,也许是在暗示对过去的一种追悔。

“不见洛阳花”,洛阳城春天的花开得早而盛,但诗人却未能亲眼目睹,这里既有景物描写之美,又蕴含着对美好事物错过的哀伤。洛阳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象征繁华与美丽,诗人未能见到这般美景,更添了一份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离家、回忆和错过美好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无奈,以及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如意时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盍簪楼杂咏十首·其五

小坐青楼下,微凉次第添。

池鱼纷咂藻,山鸟静窥檐。

鹤节排阴密,龙须带润纤。

谁云六月暑,风紧欲拖帘。

(0)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其十二

高兴逢贤主,杯盘晚未收。

白华歌进酒,明月坐邀秋。

得食驯坭鲋,忘机狎野鸥。

汪汪千顷度,不忝旧风流。

(0)

月夜登樵·其一

凄风溢九霄,夜步陟西樵。

水落江寻丈,山空月寂寥。

秋气兼寒暑,松声散远遥。

美人隔烟渚,相思不可招。

(0)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其三

周公谓鲁公,不过三十字。

然而洛邑鼎,遂延八百祀。

鲁邦世先猷,庆誉亦靡坠。

千古相臣规,此为第一义。

自馀区区者,何足复深计。

寄语遐征人,夙兴时细味。

(0)

用陈唐山韵送艾陵林先生北上三首·其三

放舟大海流,满载东溟月。

月光照楚裳,翩翩飘白雪。

击楫发清歌,写此远游别。

雅调彻钧天,万里开银阙。

良会复良时,沙鸥点点栖。

寒鹭立汀洲,皦洁映清辉。

远远望前湾,牛渚有郎归。

白浪三千顷,聊以浣吾衣。

荡入明河去,炯炯德星聚。

两岸散天香,依依桂子树。

灿灿水晶宫,森森列琼署。

八极本吾家,高踪随处处。

君今恣远游,洵美应无度。

(0)

赠沈尹北征·其一

君子急王事,岁暮远行役。

楫舟江之干,相送长太息。

威凤翔碧空,何时见毛翼。

神龙雨中原,南州谢浓泽。

相送复相送,劳思增忉怛。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