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影映水》
《松影映水》全文
清 / 李秉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长松不畏雪霜侵,影落寒潭百尺深。

风雨一江惊鹤梦,波涛万派壮龙吟。

大夫夙具回澜志,此老应无逐浪心。

安得栋梁成伟器,等閒莫任斧斤寻。

(0)
鉴赏

这首诗以“松影映水”为题,描绘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形象与它倒映在水中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品格的期许。

首联“长松不畏雪霜侵,影落寒潭百尺深”,开篇即以“长松”为主体,强调其坚韧不屈的品质,即使面对严酷的雪霜侵袭也毫不动摇。接着,“影落寒潭百尺深”则通过松树倒映在深潭中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松树形象的深远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和平静。

颔联“风雨一江惊鹤梦,波涛万派壮龙吟”,将视角从静态的松影扩展到动态的自然景观,通过“风雨”、“鹤梦”、“波涛”、“龙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风雨中的江面惊扰了鹤的梦境,波涛汹涌的江水则激发了龙的吟唱,这些都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律动,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激荡。

颈联“大夫夙具回澜志,此老应无逐浪心”,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将“大夫”与“此老”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具有远大抱负和坚定意志之人的敬仰。这里的“回澜志”和“逐浪心”分别代表了追求目标的决心与随波逐流的犹豫,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的渴望。

尾联“安得栋梁成伟器,等閒莫任斧斤寻”,则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希望像栋梁一样成为伟大的工具,但又担心轻易地被世俗的“斧斤”所破坏。这既是对个人成长的期待,也是对社会环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自我价值和实现崇高理想的深切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倒影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对个人品格的期许,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清代文人诗作的特点。

作者介绍

李秉钧
朝代:清   字:子桂   号:石樵   籍贯:台湾苗栗县

一名秉均。长住台湾台北艋舺,耕读传家,清代贡生,日治后曾任台北县参事、旧惯调查会委员、台湾日日新报编辑。长于诗文书画,师承黄中理。曾参加日本人“玉山吟社”诗会活动,著有《石樵集》八卷,已散佚。部份收录于《台湾日日新报》
猜你喜欢

和武川严亚之见寄五首·其三

今年又得亚之诗,每叹风云会遇迟。

拙运且淹童子役,雄才宜作帝王师。

羡君笔下挥千字,知子胸中蕴六奇。

静对西风和新句,凄然南望动深思。

(0)

病中谢伴友

畏客山僧忽若惊,松门下马雨初晴。

谩求衰病端何用,谁使迂疏浪得名。

慷慨请行知雅意,从容排难见真情。

风波况是同舟日,伐木宁教愧此生。

(0)

晨起

曾从玉洞看云松,又向金门拜衮龙。

四海岂无青眼士,满船俱是白头翁。

夜瞻斗柄天旋左,朝望扶桑日上东。

最喜太平今有象,赐归何幸乐年丰。

(0)

柬张伯川

同郡能诗张伯川,妙思涌出如春泉。

昔年曾作刀笔吏,此日复种桑麻田。

松花酿酒醉明月,荷叶制衣眠紫烟。

山中风景自可乐,祗恐束帛来戋戋。

(0)

奉呈族叔

雪洒梅窗酒共斟,一时风致百年心。

杜陵乱后居茅屋,阮籍閒来访竹林。

镜里不曾看白发,床头休恨散黄金。

古来贤士多贫贱,留得声名直到今。

(0)

寄毛弘济时寓玉笥山中

昔年为客厌风沙,长啸归来鹿引车。

楼上一帘青嶂雨,洞中千树碧桃花。

携琴每访神仙宅,纳履曾辞富贵家。

可叹别离经岁月,寄书长是隔烟霞。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