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和萧孚有二首·其二》
《中秋和萧孚有二首·其二》全文
元 / 刘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万里青天无寸阴,酒阑秋气入衣深。

百年晴晦中秋月,四海悲欢此夜心。

佳节有情惟藉酒,孤踪多感更闻砧。

文章政要追周雅,底用欷歔学越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联“万里青天无寸阴,酒阑秋气入衣深”以广阔的天空与渐凉的秋意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百年晴晦中秋月,四海悲欢此夜心”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合,通过中秋明月联想到人生的起伏与世界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与人间情感的感慨。

颔联“佳节有情惟藉酒,孤踪多感更闻砧”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佳节之际,人们往往借酒消愁,但诗人在此时却感到更加孤独,砧声(捣衣声)的响起,更添了几分思乡之情。这一联巧妙地将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孤独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文章政要追周雅,底用欷歔学越吟”则转向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人认为,文章应当追求像《诗经》中周代诗歌那样的高雅与真挚,而不是仅仅模仿他人的哀叹。这不仅是对自身创作方向的指引,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学价值的尊重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景物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人生哲理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刘诜
朝代:元   字:桂翁   号:桂隐   籍贯:吉安庐陵   生辰:1268—1350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郡斋水阁闲书.衰后

衰后常亲药饵,忧来颇忆林泉。

身坐谢庄小阁,心游沈约东田。

(0)

宿田家

日落云四起,牛羊下高原。

今夜宿何处,孤烟生远村。

寥寥岩狖响,扰扰林鸦喧。

危坐欲终夕,此意将谁论。

(0)

积雨

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

况当淘决时,左右罗深坑。

有客南河居,旦夕堤上行。

病仆挟羸马,十步八九倾。

职事有出入,长抱落胆惊。

都人素豪恣,小官常见轻。

排辟要稳道,敛避不敢争。

试欲效呵止,圜目根姓名。

往往被溅污,直落舌与睛。

归来事洗濯,袍裤纷纵横。

仰首问天公,春泽当早晴。

幸有好日月,何惜施光明。

(0)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其一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山川尽?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安闲获在兹,恍若梦游仙。

行将佩守符,复尔趋洋川。

山中岂不恋,事有势外牵。

尚子愿未毕,安能赋归田。

(0)

青城山丈人观

群峰垂碧光,下拥岷仙家。

神皇被金巾,坐领五帝衙。

威灵摄真境,俗语不敢哗。

精心叩殊庭,俯首仰紫华。

愿言凤罗盟,毕世驱尘邪。

循奉蕊珠戒,期之飞太霞。

(0)

华山·其一

岩头漠漠卫卿云,谷口纷纷张楷雾。

安得钩梯上石龟,欲看明星洗头处。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