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护国寺》
《送僧归护国寺》全文
宋 / 宋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台岭分灯契上机,政庭传教及禅扉。

供开蒲馔持盂至,梦忆霞标振策归。

吟砚自澄晨磬彻,经窗闲掩夕香微。

袍纹迥夺岩芝色,猊座人天喜重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绶的作品,名为《送僧归护国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和对僧人的深切祝愿。

"台岭分灯契上机,政庭传教及禅扉。"

开篇两句描绘了僧人在寺庙中的修行生活。“台岭”指的是山峰的险峻,而“分灯契上机”则是比喻僧人的智慧如同照亮心灵的灯光,能够洞悉世间一切。"政庭传教及禅扉"表明僧人不仅在寺庙内传播佛法,也在禅修中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供开蒲馔持盂至,梦忆霞标振策归。"

这里写的是送别时的情景。“供开”可能是指准备食物或其他供品,“蒲馔”是一种古代的食器,用来盛放食物或饮料。"持盂至"则是描绘僧人手持食器离去的场景。而“梦忆霞标振策归”则表达了对远方寺院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僧人归依佛法的美好祝愿。

"吟砚自澄晨磬彻,经窗闲掩夕香微。"

这两句诗写出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吟砚”指的是研墨写字,“自澄晨磬彻”则是形容清晨的时光,水洗过后的砚台清新干净,象征着心灵的清洁和文字的纯粹。"经窗闲掩夕香微"则描绘了僧人在黄昏时分轻轻闭上窗户,享受晚间佛经所带来的宁静与芬芳。

"袍纹迥夺岩芝色,猊座人天喜重围。"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僧人的赞美和祝福。“袍纹迥夺岩芝色”形容僧人的袈裟颜色如同仙草般神奇,“猊座人天喜重围”表达了人们对于僧人的尊敬和庆幸,希望他能在人间与天界之间建立起祥瑞的联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修行境界以及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僧人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宋绶

宋绶
朝代:宋

宋绶(991年—1041年1月27日),字公垂。 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学者、藏书家。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景德二年(1005年),召试中书,为大理评事。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疏陈攻守十策,被召为知枢密院事。九月,拜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十二月(1041年1月),宋绶去世,年五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宣献”。后加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追封燕国公。宋绶藏书甚丰,手自校理,博通经史百家。笔札精妙,倾朝学之,号称“朝体”。
猜你喜欢

上洋道中

带雨片帆摇,人烟隔浦桥。

筑围防海啸,补屋避江潮。

地沃征徭重,年丰稻蟹饶。

时依村市泊,机杼彻寒宵。

(0)

巢云院

石势参差若累成,夕阳斜照海波平。

苔封古路花深合,树隐悬崖叶倒生。

入院乱穿云影去,上山遥逐涧声行。

巢居隐士知何代,千古无人记姓名。

(0)

上谷秋日杂书四首·其三

烟火依微带近郛,鸡鸣驿路入平芜。

挽飞百道征军饩,市榷千缗算贾胡。

天寿蟠龙山竞拱,桑乾饮马水堪枯。

秋来节钺提封内,除却椎牛一事无。

(0)

旌德道中

底用嗟劳役,空山行自幽。

晓云梳树出,清溜篆沙流。

税毕收蚕市,场喧过麦秋。

驿传东海信,政恐有征求。

(0)

白下逢梁伯龙感旧二首·其一

梨园处处按新词,桃叶家家度翠眉。

一自流传江左调,令人却忆六朝时。

(0)

沅江杂述二首·其二

平明逢绝浦,幽晦气萧萧。

青浪吹花涌,玄云作叶飘。

傍林愁啸鬼,刺水惧潜妖。

近午欣看日,羁魂始自招。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