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六首·其六》
《水调歌头六首·其六》全文
清 / 奕绘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楚国多芳草,或以美人名。

重瞳气概销尽,大树极飘零。

惟有托根故垒,万灶荒燐灭处,红沁血华腥。

芒刺抱遗恨,枝叶尚南倾。六国后,三尺剑,一杯羹。

奈何唤罢,帐下垂首惜娉婷。

齐女魂依乔木,蜀帝神游故国,哀怨不堪听。

人彘亦何补,功狗尽遭烹。

(0)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六)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通过对楚国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感慨。

首句“楚国多芳草”,开篇即以楚地的自然美景为背景,引出对历史的追思。接着,“或以美人名”一句,暗指楚国历史上众多与美女相关的典故,如楚王好细腰、郑袖等,为后文情感的铺垫埋下伏笔。

“重瞳气概销尽,大树极飘零”两句,通过描述楚国的衰败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气概的消逝。其中,“重瞳”借指楚王熊绎,此处用以象征楚国曾经的辉煌;“大树”则可能暗喻楚国的根基或权力中心,其“飘零”则表现了国家的衰落。

“惟有托根故垒,万灶荒燐灭处,红沁血华腥”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楚国残破的景象,通过“故垒”、“万灶”、“红沁血华腥”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沧桑。

“芒刺抱遗恨,枝叶尚南倾”两句,以植物的形象比喻楚国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不甘。其中,“芒刺”象征着楚国的困境和痛苦,“枝叶尚南倾”则暗示了楚国虽已衰败,但其影响和精神仍存于南方。

“六国后,三尺剑,一杯羹”四句,回顾了战国时期的历史,通过“六国”、“三尺剑”、“一杯羹”等元素,反映了战争的激烈和权力斗争的残酷。

“奈何唤罢,帐下垂首惜娉婷”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无奈,暗示了即使在权力的巅峰,也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

“齐女魂依乔木,蜀帝神游故国,哀怨不堪听”三句,通过齐女、蜀帝等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怀念和哀伤。

“人彘亦何补,功狗尽遭烹”最后两句,以“人彘”和“功狗”为喻,讽刺了历史上的某些行为,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和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楚国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英雄气概、权力斗争、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

作者介绍

奕绘
朝代:清

(1799—1838)清宗室,荣亲王永琪孙,字子章,号幻园,又号太素道人。嘉庆间袭贝勒。好风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猜你喜欢

才欣肤寸将敷泽,又苦长空镇捲尘。

望雨频年虞失麦,终风到处解殃人。

愁添客路遥迷眼,扇得春寒细洒银。

忧切悯农艰好句,飞廉有势岳无神。

(0)

洙泗书院

鸾音辞阙里,欲去更迟迟。

泗水瞻书院,春风想圣师。

自从传凤躅,谁敢设皋比。

南望林庐近,神灵来往时。

(0)

赐衍圣公孔昭焕

历代崇阶首百僚,欣看弱冠著清标。

学诗适合趋庭训,读礼因迟望阙朝。

泗水溯沿长不绝,尼山景仰近非遥。

圣言广大求亲切,守贵由来在不骄。

(0)

恭依皇祖德州即事诗韵·其一

二月东巡狩,青齐驻节初。

敢云绳祖武,不为奠天书。

(0)

万柳堤·其三

润逼征衫绝点埃,溪村几处水萦回。

白头故老相逢问,能道何家爱景台。

(0)

昔昔盐二十首·其四花飞桃李蹊

桃李无言倚,成蹊有相依。

何缘觅侯印,常独理鸳机。

月下萧条色,风前落莫飞。

明春须烂漫,远客想应归。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