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当面出,旭日敞幽轩。
煨芋聊充饭,烹泉不问源。
谭玄藏史李,学稼小人樊。
数得林间趣,花开鸟亦言。
好山当面出,旭日敞幽轩。
煨芋聊充饭,烹泉不问源。
谭玄藏史李,学稼小人樊。
数得林间趣,花开鸟亦言。
此诗描绘了一幅闲适恬淡的生活画卷。首句“好山当面出,旭日敞幽轩”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山色映照、阳光洒满静谧居室的画面,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接着,“煨芋聊充饭,烹泉不问源”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如煮芋头充饥、烧泉水饮之,不求其来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质朴、简淡的追求和满足。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更注重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谭玄藏史李,学稼小人樊”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这里“谭玄”可能指探讨深奥玄妙的道理,“藏史李”、“学稼小人樊”则分别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知识的探索与农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既追求精神层面的深度思考,又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平凡生活的复杂情感。
最后,“数得林间趣,花开鸟亦言”两句,以花开花落、鸟语花香的自然现象,象征着诗人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乐趣和感悟。这里的“趣”不仅限于感官上的享受,更包含了对生命、自然、宇宙的深刻理解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独特见解。
夜长夜长天复霜,海陵城中今夜长。
夜长夜长冬向晚,寒阶无人看月满。
路长家远来信稀,水阔山深归梦短。
堂上书生头已白,朔方健儿十年客。
想渠当此夜长时,抚剑虽长酒杯窄。
明妃爱惜汉宫衣,乌孙公主终不归。
戚姬去视鸿鹄举,更为君王作楚舞。
当此夜长谁送迎,此月还如今夜明。
夜长夜短公莫厌,寒即重裘热须簟。
夜长夜短公莫忧,多忧多厌公白头。
簿书纠缠人,欲出不自许。
老叟环我前,更作附耳语。
脱身上河堤,颇似昼伏鼠。
河堤平如掌,下有千岁土。
夕阳敛残照,草木过寒雨。
游鱼著钩饵,舟子快新煮。
煮鱼得放饭,尚叹行役苦。
江湖平生心,岁月可逆数。
故人书断绝,吾事有去取。
归来讨清尊,妙句还一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