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欺方池一畹,对尔胸中廓然。
平吞云梦八九,别有世界三千。
莫欺方池一畹,对尔胸中廓然。
平吞云梦八九,别有世界三千。
这首诗以“弇园杂题八绝(其七)广心池”为题,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广心池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池水的广阔与深邃。
首句“莫欺方池一畹”,以“方池一畹”形容广心池的面积虽小,却并不因此而轻视。这里的“畹”是古代计量单位,用于形容土地面积,此处巧妙地将广心池的规模缩小,以突出其独特之处。接着,“对尔胸中廓然”一句,将池水的广阔与诗人心境的开阔相联系,暗示池水不仅在物理空间上给人以视觉冲击,更在精神层面上激发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自由。
“平吞云梦八九”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广心池的水面比作能吞没云梦泽的大部分区域,进一步强调了池水的浩瀚无垠。云梦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湖泊,这里通过将其与广心池相比较,不仅突出了池水的广阔,也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最后一句“别有世界三千”则进一步扩展了广心池的意象,暗示在这片水域之中,存在着一个独立于现实之外的神秘世界。三千之数,既是一种虚指,也是对无限可能性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广心池所蕴含的深邃内涵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心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寄托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与宇宙奥秘的追求与想象,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偶寓西山侧,日夕看不足,遥爱峰峦秀,清扬好眉目。
白云出其巅,玉泉流其麓。
花木发清香,鸟鸣无断续。
我生蒙尘垢,劳形日碌碌。
欲往恣游眺,冠盖苦结束。
念我荜门友,晶莹双璞玉。
不贵安得贱,不荣安得辱。
逝将黄鹄举,灭迹栖岩曲。
幽人有同心,相期在空谷。
山烟作雾朝濛濛,模糊烟外疑远峰。
风开日出始破笑,一峰背俯兼头童。
何年南极下霄汉,无事僵立空山中。
诸峰儿孙并胪列,形体虽具难相同。
平生侪辈恐无几,匡庐五老齐高风。
世人少壮几时好,等闲倏作鸡皮翁。
何如此峰既老常不老,前古后今无始终。
浮丘容成每来往,俯视尘世扰扰同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