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姿矜素质。倚轻寒亭亭,倩影玉立。罗衣翠绡织。
但黄侵宫额,粉坠檀颊。帘飞细雪。
对屏山、恼情脉脉。
忆开时、尝是残年,未许蝶寻蜂觅。高格。
双管描香,孤弦写韵,称伊清绝。
凌波步浅,凉露湿,生尘袜。
论丰标矾弟,梅兄怎比,别是珊珊仙骨。
记瑶台,月底归来,黄冠半侧。
芳姿矜素质。倚轻寒亭亭,倩影玉立。罗衣翠绡织。
但黄侵宫额,粉坠檀颊。帘飞细雪。
对屏山、恼情脉脉。
忆开时、尝是残年,未许蝶寻蜂觅。高格。
双管描香,孤弦写韵,称伊清绝。
凌波步浅,凉露湿,生尘袜。
论丰标矾弟,梅兄怎比,别是珊珊仙骨。
记瑶台,月底归来,黄冠半侧。
这首清代孙荪意的《瑞鹤仙·水仙花》描绘了一位清雅脱俗的水仙花形象。"芳姿矜素质"赞美了水仙花的纯洁本色,"倚轻寒亭亭,倩影玉立"则生动地刻画了它在微寒中挺立的姿态,如仙子般清丽。"罗衣翠绡织"以华丽的衣饰比喻其花瓣,"黄侵宫额,粉坠檀颊"则细致描绘了花朵的色泽和娇嫩。
接下来,诗人通过"帘飞细雪"的比喻,写出水仙花在室内飘逸的景象,"对屏山、恼情脉脉"则赋予了花儿含情脉脉的情感。"忆开时、尝是残年,未许蝶寻蜂觅"表达了水仙花虽在寒冬盛开,却保持独立,不与世俗争艳的品格。
"高格"继续赞美其高尚的气质,"双管描香,孤弦写韵"运用音乐的意象,形容水仙花的香气和韵味。"凌波步浅,凉露湿,生尘袜"描绘了水仙花在月光下踏着露珠的轻盈步态。"论丰标矾弟,梅兄怎比,别是珊珊仙骨"将水仙与梅花相比,强调其独特的风姿,犹如仙子般的清冷脱俗。
最后,"记瑶台,月底归来,黄冠半侧"以神话中的仙境和月夜的场景收尾,给人留下悠远而神秘的印象,展现了水仙花超凡脱俗的魅力。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水仙花的深情赞美。
君不见龙骧将军意气豪,连帆战舰明珠袍。
雄师八万挂席进,角声吹断黄云高。
鸾旗半卷青山里,鱼龙悲咽秋江水。
自将玉篆付官家,不遣将军折一矢。
赤乌事业不崇朝,尽逐东风散怒涛。
横江振旅铙歌发,白发将军看宝刀。
寄语横行且复休,孙郎战骨随蒿丘。
当年割据山河壮,谁道降帆下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