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雅几传人。
旧社碧山曾仰杜,古祠淮海每谈秦。春色为它新。
江南好,风雅几传人。
旧社碧山曾仰杜,古祠淮海每谈秦。春色为它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琬怀的《望江南·其十七》杂咏之一,以江南的美好为主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传统的怀念。首句“江南好”直接赞美江南的优美景色和文化底蕴,暗示了江南历来被视为人文荟萃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旧社碧山曾仰杜,古祠淮海每谈秦”,通过提及“碧山”和“杜”(杜甫),以及“淮海”和“秦”(秦地文化),诗人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如杜甫这样杰出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淮海地区深厚历史文化的追忆。这里的“旧社”和“古祠”象征着历史遗迹和文人聚会的地方,体现了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最后一句“春色为它新”,将江南的春色赋予了新的生命,寓意在这些古老的风雅传统中,江南的春天永远充满活力和创新,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风雅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建章宫里春风寒,太液水生池面宽。
中人驰奏黄鹄下,龙旗豹尾临池看。
芹香藻暖鹄得意,左右从官呼万岁;须臾传诏宴公卿,驩声如雷动天地。
时平宫省游乐多,黄鹄刷羽涵恩波。
小臣珥笔龙墀下,愿继前朝天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