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
古人皆尚友,近世例无师。
晚节初寮集,中年务观诗。
虽云南渡体,俗子未容窥。
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
古人皆尚友,近世例无师。
晚节初寮集,中年务观诗。
虽云南渡体,俗子未容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前辈文学家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那些伟大文学家的时光越来越远感到惋惜与哀叹,认为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接着,"古人皆尚友,近世例无师"则反映出诗人对古代崇尚情谊和学术交流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现实中缺乏良师益友的感慨。这里的“古人”指的是那些在文化、学问上都非常优秀的人物,而“近世例无师”则是说现在的时代里难以找到这样的榜样。
"晚节初寮集,中年务观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期许和文学追求。"晚节"指的是人生的后期或晚年,而"初寮集"则可能是指诗人计划在晚年时编撰一部作品集;"中年"则是指诗人目前的年龄阶段,"务观诗"表明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执着和探索。
最后两句"虽云南渡体,俗子未容窥"可能是在说尽管有很多优秀的文学流派(如“云南渡体”),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不是一般平庸之辈所能理解和模仿的。这里,“俗子”指的是那些没有深厚学养、不够格的人。
总体来说,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对个人文学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于当时文坛现状的某种批评和无奈。
我来拟上歌风台,岂意台空只平地。
琉璃古井亦崩塌,断碑无字苔藓蘙。
当年此地说豪华,富贵归乡多意气。
枌榆社里列黄麾,泗水亭前张赤帜。
里中父老竞来窥,昔日刘郎今作帝。
共谈畴昔帝一噱,季固大言少成事。
椎牛张宴里闬空,进钱今日几万计。
坐中只带竹皮冠,众里长呼武妇字。
酒酣击节帝起舞,乐极歌残更流涕。
游子谁不悲故乡,万岁吾魂犹乐沛。
赐名此朕汤沐邑,世世田畴免租税。
风起云飞又一时,往事萧条复谁记。
樵人不识斩蛇薮,行客还归贳酒市。
台下黄河尽日流,瞬息人间几兴废。
行者不复归,处者长相思。
昔与君别者,乃为大暮期。
杲杲白日光,其雨在何时。
惟有明明月,可以比容辉。
兔丝附女萝,窈窕不相离。
青青忽已槁,纤纤难自持。
他山岂无木,林木岂无枝。
念彼绸缪好,甘随秋草萎。
感兹以终老,鬓发已如丝。
耿耿柏舟誓,千载同所归。
质明奉祠今古同,吴侬用昏盖土风。
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馀即分岁。
地炉火软苍朮香,饤盘果饵如蜂房。
就中脆饧专节物,四座齿颊锵冰霜。
小儿但喜新年至,头角长成添意气。
老翁把杯心茫然,增年翻是减吾年。
荆钗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
君看今岁旧交亲,大有人无此杯分。
老翁饮罢笑撚须,明朝重来醉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