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稠新绿,孤花委晚红。
山容随隐见,云影度空濛。
农老无嫌问,人言不害丰。
破愁还作喜,结句答邻翁。
万木稠新绿,孤花委晚红。
山容随隐见,云影度空濛。
农老无嫌问,人言不害丰。
破愁还作喜,结句答邻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充满了生机与和谐。首联“万木稠新绿,孤花委晚红”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一幅春日景象:万木繁茂,新绿满眼,而一枝独放的花朵却已凋零,晚红委地,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颔联“山容随隐见,云影度空濛”则转向对山川云雾的描绘,山峦时隐时现,云影在空中飘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
颈联“农老无嫌问,人言不害丰”体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老农们虽年岁已高,但对生活充满热情,他们之间的交流并未因年龄差异而产生嫌隙,反而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丰收的希望。
尾联“破愁还作喜,结句答邻翁”则是诗人的感慨与回应。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人们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将愁苦转化为喜悦,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仅增强了邻里间的友谊,也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通过这句诗,诗人巧妙地回应了邻居的关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终日相对或兀兀,别去乃积千万言。
谁知此地复携手,仍无一语如从前。
世人但解别离苦,今日相逢泪如雨。
风尘满面霜满头,教人那得有一语。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
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
谁念温柔蕴结。
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沈思恨难说。
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
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
歌残唾壶缺。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瑶阙。
御沟曾记流红叶。待何时重见,霓裳听彻。
綵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