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子秋中过祁阳与谭大尹筤圃同年订浯溪之游今来不值作诗寄怀·其一》
《甲子秋中过祁阳与谭大尹筤圃同年订浯溪之游今来不值作诗寄怀·其一》全文
清 / 吴鼒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忆我初过君,趋公罢寻幽。

君为夸浯溪,邀我重来游。

川途谢炎景,毕役已深秋。

礼佛登湘山,买棹乘湘流。

风雨靳奇趣,六日及永州。

兰桡又百里,夹岸径未搜。

诘旦笑口开,冷翠窗间浮。

舣船陟层坂,石梁通蟠蟉。

仰视不见顶,坠石欲打头。

中读中兴碑,卒篇风飕飕。

作者与书者,其人名山侔。

匪独文字雄,忠孝沧桑留。

颂始励图终,镌之告用休。

山林廑庙谟,两公非巢由。

行登亭与台,高旷不可收。

九嶷何茫茫,俾我思悠悠。

遥知两公心,升高增百忧。

君门隔浮云,西望穷双眸。

(0)
鉴赏

这首清代吴鼒的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初次造访祁阳并与谭大尹谭琅圃共游浯溪的情景。诗人被朋友的热情邀请再次游览,当时正值秋季,工作之余他们乘船溯湘江而上。途中风雨阻挠,但他们坚持六日后抵达永州。沿途欣赏美景,如兰舟行进在两岸未经探索的小径,清晨时分,山水间的翠色让人心情愉快。

他们在湘山礼佛,登上石桥,感受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尤其是那座险峻的石梁,令人惊叹。在攀登过程中,诗人读到中兴碑,感叹作者和书写者的忠孝精神,碑文中的文字雄浑,寓意深远。尽管山林美景令人向往,但国家大事更为重要,两位前辈并非隐逸之人。

诗人在亭台之间感受到高远开阔的意境,不禁联想到九嶷山的苍茫,引发无尽思绪。他想象两位前辈如果在此,定会因登高而生出更多的忧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遥想,感叹自己与君门相隔遥远,只能向西眺望,思绪万千。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吴鼒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石城乐·其五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

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离声。

(0)

拟古联句

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

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

匣中一明镜,好鉴明镜光。

明镜不可鉴,一鉴一情伤。

少知雅琴曲,好听雅琴声。

雅琴不可听,一听一沾缨。

(0)

迁阳亭诗

揽泪访亭候,兹地乃闽城。

万古通汉使,千载连吴兵。

瑶涧夐崭崒,铜山郁纵横。

方水埋金雘,圆岸伏丹琼。

下视雄虹照,俯看彩霞明。

桂枝空命折,烟气坐自惊。

剑径羞前检,岷山惭旧名。

伊我从霜露,仆御复孤征。

楚客心命绝,一愿闻越声。

(0)

杂三言五首·其三镜论语

巡青史之残诰。览朱管之遗册。惟鲁滨之一叟。

信衔道而探寂。世艰险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

讲业兮齐卫。论精兮汴泗。子之说兮义已秘。

成贾郑之雄理。可黄何之壮思。惜古人之取才。

瞰青云而靖意。意恬怅兮有端。才嶒峻兮可观。

宪妫禹而折法。袭仁谊而求安。不嬿婉于戚施。

宁踸踔于马兰。俾后生之庶士。鉴明德之音翰。

惟山中兮寂寞。沉忧思兮无从。石红青兮百叠。

山浓淡兮万重。日下兮□□。月出兮铜峰。

竹色兮拂户。水气兮绕窗。味哲人之遗珍。

折片句兮忘老。嘉石门之埋名。怜柳子之沈道。

书吴伯于衣袖。镂颜子于心抱。筹出处之叔仲。

酌言默之多少。若妙行与上灵。非积学之所绍。

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

(0)

王侯挽歌辞

孤魂虽有识,良接难为符。

操心玄芒内,注血治鬼区。

(0)

羔裘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袖,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