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大士,天骨岩岩。如来津梁,我实荷担。
手捉日月,断取庄严。国士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无目,疑圣疑凡。击大雷霆,布洒甘露。
大圆镜中,慈悲威怒。维此象法,依正法住。
后五百岁,亦莫予敢侮。谁为请主,世界主女。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如来津梁,我实荷担。
手捉日月,断取庄严。国士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无目,疑圣疑凡。击大雷霆,布洒甘露。
大圆镜中,慈悲威怒。维此象法,依正法住。
后五百岁,亦莫予敢侮。谁为请主,世界主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法云秀禅师的赞誉之作。诗中描绘了法云禅师如高峻山岩般的气质,他是佛法的桥梁和支柱,具有超凡的手持日月、断取佛法的庄严形象。禅师在佛土中的地位崇高,无论是有眼之人还是无眼者,都会对他产生敬畏,认为他既是圣人又是凡人之间的桥梁。他的教化如同雷霆般震撼,又如甘露般滋润人心。在大圆镜般的智慧中,他展现出慈悲与威严并存的特质。禅师的佛法形象稳固,即使历经五百年,也不会被任何人轻视。最后,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询问谁能成为请请这位佛法领袖的主人,暗示法云禅师在世间的地位无人能及,犹如世界的主宰女性。整首诗赞美了法云禅师的崇高德行和佛法影响力。
记得花阴同携手,指定日、许我同欢。
唤做真成,耳热心安。
打叠从来不成器,待做个、平地神仙。
又却不成些事,蓦地心残。
据我如今没投奔,见著你、泪早偷弹。
对月临风,一味埋冤。
笑则人前不妨笑,行笑里、斗觉心烦。
怎生分得烦恼,两处匀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