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小子鼎》
《忆小子鼎》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元朝别家去,音信隔三春。

读易应终卷,端居莫患贫。

定交疏燕雀,养节慕松筠。

冤狱何时辨,思儿泪满巾。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忆小子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句“元朝别家去,音信隔三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儿子分别的时间之久,以及由此带来的思念之情。元朝,这里可能是一种借代,暗示离别已久,而“音信隔三春”则直接表达了通信中断,时间仿佛停滞在了春天,无法传递彼此的消息。

接着,“读易应终卷,端居莫患贫”,诗人独自在家,沉浸在《易经》的阅读中,以此来打发时光,内心虽贫困但精神富足。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也反映了他面对孤独时的自我慰藉。

“定交疏燕雀,养节慕松筠”,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与燕雀(小麻雀)相对比,以松竹(松树和竹子)自比,表达了诗人高洁的人格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燕雀象征着世俗的交往,而松竹则象征着高雅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自己对真正友谊的渴望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最后,“冤狱何时辨,思儿泪满巾”,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儿子遭遇不公的忧虑和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冤狱,不仅指现实中的不公正待遇,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儿子命运的担忧。泪满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和忧虑而泪水盈眶的情景,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对正义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十首·其五

轻阴酝酿勒花天,节物撩人接禁烟。

沂上未成曾点服,杖头聊挂阮生钱。

(0)

咏史.叔孙通

刘项权将作狗偷,谁能撩虎又摩头。

汉王不是坑儒主,颈血依依是可羞。

(0)

壬辰日蚀

忆昔度宗皇帝时,十年十三日食之。

似道赑屃湖海曲,天子宫庭耽乐嬉。

满朝翕翕皆妇人,祸来照镜方画眉。

北军顺流日食既,两国正尔争雄雌。

兴亡岂必皆有数,百年以来士气衰。

文臣髀肉不识马,武士惊魄怕见旗。

(0)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三

投灯飞烛未为愚,接迹纷纷是可诛。

缘木得鱼还有样,便教焚却孔明庐。

(0)

和菜花·其二

华实根荄若个般,深知始解识咸酸。

争春岂敢当红紫,贴地何能助碧丹。

未说馀膏尤济用,最令中色直堪餐。

洛阳个个知扬拨,此物却无人会看。

(0)

凭阑二首·其一

南浦路东西,佳人不可期。

断云荒草渡,归鸟夕阳枝。

心事十二曲,头颅太半丝。

低徊问流水,去去复何之。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