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楼在何许,亦面西山望南浦。
壁间有客旧题诗,倾倒湖山入毫楮。
此公平生妙言语,突过前人落霞句。
帘开月出大江横,定胜滕阁捲山雨。
南昌高楼在何许,亦面西山望南浦。
壁间有客旧题诗,倾倒湖山入毫楮。
此公平生妙言语,突过前人落霞句。
帘开月出大江横,定胜滕阁捲山雨。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题向巨源南昌楼诗后》。诗中描绘了南昌高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其面对的自然景观,同时对一位曾在墙上题诗的客人表示赞赏,并且通过对比,赞美了此诗的文采超越了前人的“落霞”佳句。
首句“南昌高楼在何许,亦面西山望南浦。”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点明南昌高楼的位置,面向西山,眺望南浦,营造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宁静的氛围。
接着,“壁间有客旧题诗,倾倒湖山入毫楮。”描述了墙上曾经有一位客人题写了一首诗,将湖山之美融入笔墨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客人的敬佩之情。
“此公平生妙言语,突过前人落霞句。”赞扬了此诗的文笔之妙,超越了前人的佳句,尤其是“落霞”这一意象,常被用来形容美景,此处诗人巧妙地运用,使得诗句更加生动传神。
最后,“帘开月出大江横,定胜滕阁捲山雨。”以想象中的画面结束全诗,想象着月光洒在大江之上,与滕阁卷起的山雨相比,前者更加宁静美好。整首诗通过对南昌高楼及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前人诗句的巧妙引用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春风作花满江县,行子衣裳带冰霰。
黕黕舟鼓不可止,朋旧相逢懒相见。
张郎十载论胶漆,一门国士欢游衍。
念我远适劳筋形,携我山中百壶饯。
山浮浓桑染肌肤,花亚繁枝明缟练。
二仪风雾变斯须,已下峰巅犹目眩。
连夕灯明酒滟滟,梦中不忆身贫贱。
大旗十丈卷楼船,铜弩千群驱驿传。
却看梦醒馀孤舟,一望平波去如箭。
白云从何来,乃在计筹山。
山中古仙伯,翱翔白云间。
城市多嚣尘,山林幽且闲。
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
清斋诵道德,焚香降神仙。
俯仰皆自得,洗心游泰玄。
税驾往从之,规买山下田。
蓺药扫白发,栽桃映红颜。
庶几林下意,期了区中缘。
丹成从师去,笑拍洪崖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