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一》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西山吾故人,久别渴一访。

潭柘稍阻深,戒坛致清旷。

前游悔草草,梦想半已忘。

有分及馀年,登巅骋秋望。

见从得二子,济胜聊自壮。

犹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

此心本无住,所见孰真妄?

闻梵各洒然,无为忆曩向。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西山两位老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重游戒坛潭柘二寺时的感慨与领悟。

首句“西山吾故人,久别渴一访”点明了诗人对西山的怀念和渴望重逢的心情。接下来的“潭柘稍阻深,戒坛致清旷”描绘了戒坛潭柘二寺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对宁静与清幽的向往。

“前游悔草草,梦想半已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匆忙游览的后悔,以及对美好记忆逐渐淡忘的感慨。接着,“有分及馀年,登巅骋秋望”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在余生中能再次登高远眺的愿望。

“见从得二子,济胜聊自壮”描述了诗人与两位同伴一同登山的情景,通过“济胜”展现了他们共同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犹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则以想象中的故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此心本无住,所见孰真妄?”提出了关于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探索。“闻梵各洒然,无为忆曩向”则以听闻梵音的平静,回忆起过去的经历,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体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杨桥八景诗·其二汇水尖峰

两岸书生振水滨,骚人墨客汇如鳞。

形家深识其中故,道有尖峰是笔珍。

(0)

题画二十四首·其十一

淡染山容细点苔,疏篱短树翠成堆。

避人结屋雪深处,谁料此翁采药来。

(0)

夔府十二名景.武侯阵图

无劳樵牧殷勤说,此是当年八阵图。

报主不遗生活计,丹忠犹下死工夫。

寒流脉脉萦荒碛,苦雨萧萧走夜芦。

浩魄不磨英气在,空林婉转乱啼乌。

(0)

盘谷寺

游山属清秋,秋光吟不足。

峰容秀以整,树态红间绿。

攀跻白玉梯,偃仰青云幄。

天成眄壶天,万松抚仙木。

遂造盘谷盘,宛探曲中曲。

武夷徒曾闻,台怀较知恧。

一窗紫碧岩,四砌黄金菊。

少坐便当去,云罩畅遐瞩。

回头语苾刍,饶尔享清福。

(0)

饲鱼

坐石俯澄波,游鳞生趣多。

识人先已待,得饲乐无过。

讵是曝腮鲤,堪方听讲鹅。

竿丝权且置,非欲效詹何。

(0)

蓟州道中作·其二

警跸何须户尽扃,问农常为六骖停。

今年春雨欣沾足,下隰高原一片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