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骊山三绝句·其二》
《骊山三绝句·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

上皇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

(0)
注释
几变:多次变化。
雕墙:装饰华丽的墙壁。
烽:古代传递紧急信号的烽火。
指鹿:比喻混淆是非。
悠哉:悠闲自在的样子。
上皇:对前朝皇帝的尊称。
前车戒:前车之鉴,指历史教训。
骊山:秦始皇陵附近的一座山,曾有奢华的阿房宫。
祸胎:引发祸端的根源。
翻译
历经多次变迁,雕饰的墙壁已变为尘埃,曾经的烽火戏诸侯之事显得多么悠闲。
过去的皇上不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反而责怪骊山的奢华是灾祸的根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骊山三绝句(其二)》。其中,“几变雕墙几变灰”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意境,通过对古代宫殿的描绘,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变化。“举烽指鹿事悠哉”则是在比喻,用古代军队举起烽火假装有敌情来欺骗百姓的情形,暗示着政治上的诡计多变和权谋。

“上皇不念前车戒”是说统治者不记取历史的教训,不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最后一句,“却怨骊山是祸胎”,则是在表达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通过将骊山比作灾难的根源来隐喻统治者对问题的误解和归咎。

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当时政局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对于历史责任与警示的深切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京兆进春次王汝温韵

唱彻鸡人进土牛,司仪双引殿东头。

扇开雉尾聆天语,帘捲虾须觐帝旒。

地脉暖融春意动,日华辉映晓寒收。

皇恩浩荡先畿甸,次第和风遍九州。

(0)

一苇斋二首·其一

此身天地一虚舟,去住无心着处浮。

欧舫轩窗聊寄傲,米家书画且藏收。

半檐竹雪沧洲趣,四壁松涛岛屿秋。

有力谁能移夜半,人间汗漫许同游。

(0)

昭君出塞

黄云塞草路三万,紫袖银鞍急如箭。

应有前时鸿雁飞,右衿不似宫中见。

谁令香泪湿鹍弦,至今风日含凄冤。

虽然岂少宫人见,孰与青冢传千年。

(0)

题茅檐

几度移屋陋巷,兹来倍笑污洼。

短槛蜗涎诎曲,颓檐蠹篆槎枒。

门许故人题鸟,壁容稚弟涂鸦。

饮酒谁共一斗,读书差羡五车。

春月怀人薜荔,秋风吹梦蒹葭。

无榻堪留孺子,有蔬颇类茅家。

霜后老农饷蟹,雨前诗客携茶。

矮菊浸浸彭泽,盆荷小小若耶。

未得山栖聊尔,倘云市隐非邪。

(0)

除夕

夜色萧条雪满庭,唯应浊酒见漂零。

关门忽散真人气,沧海还高处士星。

一自倦游拚谢客,遂因移疾罢传经。

春风明日长安道,依旧王孙草又青。

(0)

秋胡行·其一

太行易驱仕路难为工,太行易驱仕路难为工。

䛕佞丧志,罄折不衷。自负者忌,自异者攻。

智力相御,莫知所终。歌以言之,仕路难为工。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