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日读易》
《伏日读易》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百舌已无声,三庚适初伏。

清昼如小年,韦编静可读。

风来蝉度响,雨过花增馥。

物物注易简,奚待玩九六。

回忆阳生时,观象得来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伏日里,诗人独坐静读《易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易经》深刻理解的追求。

首句“百舌已无声,三庚适初伏”,以夏日特有的景象开篇,百舌鸟在炎热的天气中不再鸣叫,正值三庚之日,初伏开始,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寂静。这种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为接下来的场景铺垫了背景。

接着,“清昼如小年,韦编静可读”一句,将时间定格在了一个清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韦编,指的是编联竹简的皮绳,这里借指书籍,强调了阅读的专注与平和。

“风来蝉度响,雨过花增馥”描绘了微风吹过,蝉声悠扬,雨后花朵更加芬芳的景象。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象征着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物物注易简,奚待玩九六”表达了诗人对《易经》的理解,认为万物的本质在于简单与和谐,无需过分解读复杂的卦象。这体现了诗人对《易经》哲学的深刻领悟,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洞察。

最后,“回忆阳生时,观象得来复”点明了诗人思考的起点和终点,从阳气初生的时刻开始观察,最终达到了《易经》中“来复”的境界,即事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道理。这一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易经》的独到见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芍药

玉阶宜有此花开,金鼎调香宰相才。

莫谓人间无彩笔,写将秾艳入云台。

(0)

题墨竹

江南处处多修竹,凉雨潇潇响寒玉。

孤根送出龙欲驰,怒箨才舒虎犹伏。

霁景时开忽往来,清阴迥绕天垂绿。

我昔金銮夜直时,月下风前适见之。

天然妙影落窗畔,展转江南劳梦思。

归来竹林时宴眠,断渠流水分清妍。

深丛嫩筱山鸡语,唤醒骑龙朝日边。

故人示我新图好,华林金谷空烟草。

此君贞节万世同,纵有冰霜自能保。

(0)

春萱堂

越州孝子事行役,綵侍潘舆映朝日。

岁时力作禾黍登,昕夕承颜起居吉。

薰风种得萱草花,北堂宴坐觞流霞。

人间五鼎未足羡,世上浮名徒自誇。

雍雍琴瑟既在御,嘒嘒埙篪亦相递。

四时乐事满庭闱,一点閒愁无梦寐。

人言萱草解忘忧,不知和气能相求。

若将陟岵兴哀叹,得见宜男应更愁。

信知草木有同味,薰莸自古难同器。

屈生蕙茝落沅湘,谢氏芝兰长庭砌。

越州孝子独苦心,二亲存殁思慕深。

生祥下瑞无休日,孙子绳绳嗣好音。

(0)

咏怀·其三

残灯暗影别魂消,泪湿鲛人玉线绡。

记得云娥相送处,淡烟斜月过红桥。

(0)

燕衔泥

燕衔泥,年年飞向画梁栖。

燕足犹悬旧时缕,华屋年年换新主。

去年人作陌上尘,今人不见去年春。

海棠花开春雨歇,绿窗半掩珠帘揭。

十二阑干春昼迟,美人沉醉箫声咽。

繁华一梦随飞烟,燕子归来如旧年。

昨日花开今日落,得意春风且行乐。

花开花落年年春,行乐年年非旧人。

却羡茅檐旧时燕,主人岁岁长相见。

(0)

十一月七日出南城别陈三检讨

穷冬朔风怒,冰霰满城闉。

淩晨策我马,言送同心人。

为问将安之,南辕返江津。

关河岁已晏,胡不少逡巡。

才高世所疾,时昌命逾屯。

鹦鹉偶作赋,毕方亦遭文。

天地亦云广,宁不容子身。

子穷非我忧,道在志须伸。

所忧犯霜雪,此行多若辛。

平生离别泪,为子一沾巾。

相期有后日,去矣复何论。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