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暗影别魂消,泪湿鲛人玉线绡。
记得云娥相送处,淡烟斜月过红桥。
残灯暗影别魂消,泪湿鲛人玉线绡。
记得云娥相送处,淡烟斜月过红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离别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情感的深沉与哀愁。
首句“残灯暗影别魂消”,以“残灯”和“暗影”营造出一种昏暗、孤独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在离别之际内心的痛苦与哀伤。“别魂消”则直接表达了离别对心灵的冲击,仿佛灵魂在这一刻被彻底消散,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悲痛。
次句“泪湿鲛人玉线绡”,运用了“鲛人”的传说,即传说中能流泪化为珍珠的海中生物,以此比喻主人公的眼泪如同珍珠宝石般珍贵而晶莹,进一步强化了离别时情感的浓烈与珍贵。同时,“玉线绡”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主人公身份的高雅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三句“记得云娥相送处”,将回忆引入,通过“云娥”这一形象,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或是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美好的过去和即将逝去的美好时光。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
最后一句“淡烟斜月过红桥”,以“淡烟”、“斜月”和“红桥”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渲染了离别时刻的氛围。红桥作为背景,既增添了色彩对比,也寓意着情感的深刻与持久。整个画面给人以深深的触动,让人感受到离别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分离,更是心灵深处的告别。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离别之痛,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山陵届良吉,群寮秉精诚。
梵宫庭宇静,愿托尘土形。
华镫照木榻,四面凄以清。
璧月度云汉,珠斗当女城。
值我同心友,相依叙平生。
弱龄结高谊,白首有定盟。
君为涧中水,我如随风萍。
萍飘入涧水,荡漾永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