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千年寺,长江独去僧。
旧名题万寿,大法演三乘。
钟罢潮声续,楼高蜃气腾。
金焦昔游处,何日约同登。
京口千年寺,长江独去僧。
旧名题万寿,大法演三乘。
钟罢潮声续,楼高蜃气腾。
金焦昔游处,何日约同登。
这首诗描绘了京口千年古寺的宁静与庄严,长江边孤独僧人的超然与深邃。诗人以“京口千年寺,长江独去僧”开篇,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辽阔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旧名题万寿,大法演三乘”,既赞美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和佛法的博大精深,也暗示了僧人在此修行的深远意义。
“钟罢潮声续,楼高蜃气腾”两句,通过对比钟声与潮声、楼高与蜃气,展现了寺庙内外不同的景象,既有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也有现实与幻象的交织,寓意深刻。最后,“金焦昔游处,何日约同登”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深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京口万寿寺及其僧人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禅意,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及友情的深刻思考。
先生汉隐者,志不事王侯。
炎刘甫中兴,绝迹依巢由。
一竿钓烟雨,淡然披羊裘。
物色时见访,意尚山水留。
客星动薇垣,于焉近宸旒。
帝欲与共治,张目无所酬。
浩然拂袖归,笑抚桐江流。
吁微包荒量,苦节何能周。
高台倚云汉,无复纶与钩。
清风久不磨,汉德同悠悠。
我适过其下,写此舒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