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癸丑季冬十有三日某被旨谢雪于济祠已事与秘书监光禄卿直史馆太常少卿屯田郎中秘书丞同游枋口泛舟沁水至岘石而登岸历观岩谷间前贤之题名翌日游化成寺以车渡沁回入盘谷穷览山水之嘉处由燕川而归.过燕川渡》
《熙宁癸丑季冬十有三日某被旨谢雪于济祠已事与秘书监光禄卿直史馆太常少卿屯田郎中秘书丞同游枋口泛舟沁水至岘石而登岸历观岩谷间前贤之题名翌日游化成寺以车渡沁回入盘谷穷览山水之嘉处由燕川而归.过燕川渡》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早过燕川渡,千峰插太虚。

云开微见日,水浅不渐车。

风急樵歌响,霜严木叶疏。

缘溪东北去,岩腹有精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文彦博在熙宁癸丑年季冬十三日,奉旨谢雪于济祠后,与多位高官一同游览枋口,泛舟沁水,直至岘石,而后登岸,沿途观赏岩谷间的前贤题名。次日,他们又游览了化成寺,最后乘船渡过沁河,深入盘谷,尽情领略山水之美,最终由燕川渡返回。

诗中“早过燕川渡,千峰插太虚”,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川画卷,燕川渡上,千峰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接着,“云开微见日,水浅不渐车”描绘了云雾散开,初现晨曦,水面平静,车辆行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随后,“风急樵歌响,霜严木叶疏”则通过风声、樵夫的歌声和严霜下的稀疏落叶,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最后,“缘溪东北去,岩腹有精庐”点明了旅程的方向和目的地,岩洞深处隐藏着一处精致的居所,暗示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也体现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诗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集句联

百岁真过客;一身为轻舟。

(0)

挽潘云浦联

一品荷崇封,北斗尚书徵燕翼;

八旬尊上寿,西方生佛想螺容。

(0)

集苏轼诗联

鲁公宾客皆诗酒;御寇车舆谢辔衔。

(0)

集苏轼诗联

世间谁复如君者;造物将安以我为。

(0)

集苏轼诗联

后来那复知其趣;君到先应诵此诗。

(0)

挽张百熙联

爱才若命,忧国如家,公今一瞑千秋,顾斯世谁为担荷;

帝室褒荣,儒林悲仰,异日万方同轨,愿后贤继此勋名。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