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江五月渡三军,白羽风前断瘴云。
两字服心知有以,一时成算岂徒云。
南人总识天威重,北伐终嗟汉鼎分。
剩欲起公论此事,邺宫吴苑几斜曛。
泸江五月渡三军,白羽风前断瘴云。
两字服心知有以,一时成算岂徒云。
南人总识天威重,北伐终嗟汉鼎分。
剩欲起公论此事,邺宫吴苑几斜曛。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诗《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其三)滇南思武侯擒孟获》描绘了泸江五月渡过大军的壮丽场景,白羽旌旗在风中挥舞,驱散了瘴气乌云,显示出军事行动的威严与决心。"两字服心知有以"表达了对将领智谋的认可,认为他的决策并非空谈,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接着,诗人感慨南人深知朝廷威严,同时也惋惜汉室衰微,国家分裂。最后,诗人表达出想要公开讨论这段历史的心愿,想象着邺宫吴苑夕阳西下,历史的沉思与现实的黄昏交织。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和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