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
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
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
团栾何所作,不寐守庚申。
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
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
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
团栾何所作,不寐守庚申。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作,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开篇即勾勒出诗人远离尘嚣、带领家眷深入山林的情景。"度岭"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决心,而"携家"则表达了对家庭温馨生活的珍视。
“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诗人选择在古老的庙宇旁定居,这里的"卜居"不仅是实指,也隐含着一种命运的安排。"爱日向初春"则表达了对新生、希望和美好事物的喜悦之情。
“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在这静谧的生活中,诗人偶尔会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快乐,而这种平和的心态,也使他对来访者没有半点怨恨之心。
“团栾何所作,不寐守庚申。”"团栾"是竹编的物品,这里可能指的是家具或其他生活用品,通过这类细节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与安顿。"不寐守庚申"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珍惜和对当前生活状态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古寺旧宅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宁静与生活简约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