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相望数十楹,藕花多处复开亭。
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
竹柏相望数十楹,藕花多处复开亭。
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山水之美的赞赏。开篇“竹柏相望数十楹”描绘了一幅生长在钟山旁边的竹子与柏树交错成行,相互依偎的情景,这种自然景观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久之意。
紧接着,“藕花多处复开亭”则是写诗人漫步于林间,发现野菊盛开,并在其间建有亭阁。这里的“藕花”指的是野菊,而“复开亭”可能是指亭台被这些蔚然成荫的野菊所环绕,或是指诗人心中对自然美景的再次发现和欣赏。
最后两句,“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这里的“南埭”可能是一个地名,而“通南埭”意味着要开辟一条道路。然而,这样做将会影响到钟山的自然风貌,因为“割我钟山一半青”直接指出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破坏——将钟山的一部分美丽景色给毁掉。
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以及对不必要开发和破坏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王安石重视友情、关心社会发展的个人品格。
闻道祁阳已赐环,春来何事未言还。
移书汉上二三友,寄梦湖南千万山。
顾我幸缘樗散老,知侬真坐虎文斑。
归来此度心应死,不待丸泥封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