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之言是阙唱酬之礼恭依来韵以导鄙怀调下才卑岂逃嗤诮·其三》
《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之言是阙唱酬之礼恭依来韵以导鄙怀调下才卑岂逃嗤诮·其三》全文
唐 / 李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久闻山僧寄书觅,今来□下白云边。

不教凡草生丛畔,长喜清阴在眼前。

忍把翠筠裁作簟,争将迸笋截为鞭。

行吟坐对情无尽,只欠潺潺一道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山中僧人的交流情景,通过寄书和寻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以及内心的情感流露。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有力。

"久闻山僧寄书觅" 表明诗人早已听闻山中僧人的消息,并通过书信相互沟通,这里的“觅”字意味着寻找或探求,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心灵寄托之地的渴望。

"今来□下白云边" 描述诗人当前所处之地,是在白云缭绕的山间。这里的“□”字是一个空缺,可能是由于古代书写或传抄过程中的遗失,但它并未影响整体意境的展开。

"不教凡草生丛畔,长喜清阴在眼前" 表示诗人希望自然景物保持原貌,不愿看到杂草丛生的情状。"长喜"表达了对清净环境的持续欣赏,而"清阴在眼前"则强调了这种欣赏是直接的、无需任何修饰的。

"忍把翠筠裁作簟,争将迸笋截为鞭" 这两句通过对竹子使用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材料利用的谨慎态度。"翠筜"指的是青绿色的竹子,而"簟"则是古代用来清扫尘土的小刷子;"迸笋"意指竹节间的空洞部分,"截为鞭"则可能用于制作简单的工具或装饰。这里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物品使用的尊重和节制。

"行吟坐对情无尽,只欠潺潺一道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通过吟咏和静坐来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只欠"意味着唯一缺少的是什么,而"潺潺一道泉"则是对流水声音的渴望,这种声音常被用来形容自然界中最为宁静和谐的元素。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事物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内心对平和、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昉
朝代:唐   字:明远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生辰:925年-996年2月22日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题邑宰谷山王先生册

令君为政尚无为,一曲瑶琴对翠微。

昼静山禽下厅事,夜深村犬卧柴扉。

桑林春绿惊蚕早,草色秋黄爱犊肥。

何事王乔双舄去,乘时应傍五云飞。

(0)

早春游望

闻道春光好,香车晓出门。

风吹杨柳渡,霞照杏花村。

鸟去山逾寂,鱼惊水自浑。

谁知情与境,融会两无言。

(0)

五王击毬图

毬门高结春如海,紫袖垂垂剪双綵。

薛王力倦宋王来,兴废宫前花正开。

侍儿弄笛申王醉,更有岐王拥花睡。

春风不动草如铺,兄弟怡怡入画图。

黄门拥入五花帐,官奴谩鼓花奴唱。

博山火爇水沉香,富贵从来自天降。

迟迟春日下龙楼,花萼联辉雨气浮。

大被渐寒歌管歇,三郎别领阿环游。

(0)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其六

东家酒熟纻旗悬,费尽床头子母钱。

贵贱交游元不少,夜深谁泛剡溪船。

(0)

寄吴百户东升

墨花香满砚池头,尽说能书老户侯。

顾兔分毫迟授管,冷金纸上字双钩。

(0)

次聂大年游净慈寺

步联苔蹬翠层层,方外幽寻我最能。

虎视不惊团射客,鸥閒常送过湖僧。

支那蹋遍无双寺,临济传来有一灯。

话久顿忘饥渴想,诗怀清似玉壶冰。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