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徽州吴君得妙法制墨赋诗赠之》
《徽州吴君得妙法制墨赋诗赠之》全文
明 / 文彭   形式: 古风

新安松枝烧不绝,红霞碧燄相纠结。

收烟调捣三万杵,练作玄霜乌玉玦。

设来几案对端侯,云浮烟散光腾彻。

落纸三年不昏暗,一点霜纨漆无别。

廷圭巳矣潘谷死,此道只今谁得比。

水晶宫客汪廷器,吴郎继之真二美。

时时赠我两三丸,光黑异常心独喜。

日日用之无间断,经岁方能半寸毁。

黄金可得奈墨无,莫轻目前惟重耳。

嗟余不欲磨世人,愿得一笑临池水。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彭所作,题为《徽州吴君得妙法制墨赋诗赠之》。诗中描绘了制作墨块的过程与特点,以及对墨块品质的赞美。

诗开篇以“新安松枝烧不绝”起笔,形象地描述了制作墨块时选用优质松木作为原料,经过燃烧提炼出的墨汁色泽鲜艳,犹如红霞与碧焰交织。接着,“收烟调捣三万杵”描绘了制墨过程中精细的工序,通过反复捣炼,使得墨块质地细腻如霜,形状宛如乌玉玦。

诗中进一步赞颂了墨块的外观与使用效果:“练作玄霜乌玉玦”形容墨块色泽深邃,如同玄霜般纯净;“落纸三年不昏暗,一点霜纨漆无别”则强调了墨块在纸上书写时的持久性和清晰度,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失其光泽,与优质漆料无异。

随后,诗中提到了两位墨匠——廷圭和潘谷,他们已逝去,而现今能够与他们媲美的只有汪廷器和吴郎二人。汪廷器赠予诗人的墨块,其品质独特,光亮异常,令人心生欢喜。诗人每日使用,墨块虽经年累月却仅能磨损半寸,显示出其卓越的耐用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轻易磨灭他人之意,而是希望在临池写字时,能够欣赏到这墨块带来的美好体验,以此表达对墨块品质的珍视与赞美。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制墨工艺的精湛,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文彭
朝代:明

(1498—1573)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文徵明长子。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能诗,有《博士诗集》。
猜你喜欢

无题·其一

花前诵赋响泠泠,抛掷双蛾画未成。

四韵细教分舌齿,六书频与辨形声。

雏能蔡琰须名父,妹有曹昭定哲兄。

通德只从郎问字,一编灯影伴闲评。

(0)

残岁即事·其十一

金雀鸦鬟尚簸钱,残年犹是柳枝年。

鬟多力弱春消息,渐到眉心眼角边。

(0)

残岁即事·其九

拼取无眠守岁华,听残竹炮几千家。

鸡鸣尚伴熏炉坐,自扎同心柏子花。

(0)

岁除日即事·其二

典衣沽得看山杯,一醉聊为避债台。

惭愧青枫根下客,爷娘犹送纸钱来。

(0)

天香.龙涎香

汎水层波,渗沙孤峤,鲛人独木争赴。

十二金钱,博来盈两,万里却输天府。

深宫旧事,记赐出、还将收去。

睡鸭初添,一掐异花,片时凝聚。生憎小鬟侍女。

试并刀、剪开烟缕。惯把青丝穿就,领巾微露。

最是难忘甚处,向暖阁、氍毹按歌舞。

炷缠红罗,殷勤照取。

(0)

绿意·其一题朱锡鬯蕃锦集和沈融谷韵

尊前调别。把箧中旧句,翻作新阕。

换羽移宫,短拍么弦,恰配酒筹歌节。

悬针垂露香笺襞,付扇底、春风桃叶。

是谁能、纫百家衣,只许半山人说。

长木当年卜宅,竹梧小径里,醧舫幽绝。

落拓江湖,投老心情,一任兔华圆缺。

无端启事来青琐,惹双鬓、翻添霜雪。

问甚时、重荷烟锄,吟过月波楼月。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