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君为政尚无为,一曲瑶琴对翠微。
昼静山禽下厅事,夜深村犬卧柴扉。
桑林春绿惊蚕早,草色秋黄爱犊肥。
何事王乔双舄去,乘时应傍五云飞。
令君为政尚无为,一曲瑶琴对翠微。
昼静山禽下厅事,夜深村犬卧柴扉。
桑林春绿惊蚕早,草色秋黄爱犊肥。
何事王乔双舄去,乘时应傍五云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吏治理有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首句“令君为政尚无为”,点出这位官员采取的是顺应自然、不强加干预的治理方式。接着,“一曲瑶琴对翠微”以琴声和青山绿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
“昼静山禽下厅事,夜深村犬卧柴扉”两句,通过白天山中鸟儿悠闲地来到官府,夜晚村犬安然睡在柴门旁的细节,展现了官民和谐相处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官府的清静与安宁。
“桑林春绿惊蚕早,草色秋黄爱犊肥”则进一步描绘了四季更替中的自然美景,春日桑林绿意盎然,早来的蚕儿忙碌着;秋季草地一片金黄,喜爱肥壮的小牛在其中嬉戏。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地方官吏在治理下的社会繁荣。
最后,“何事王乔双舄去,乘时应傍五云飞”以传说中的仙人王乔乘双舄(仙履)离去,比喻这位地方官吏在恰当的时机离开官场,或许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或是回到自然之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追求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地方官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羊城昔日神仙宅,五色云中通紫陌。
只言持穗祝丰年,岂知庇谷藏方泽。
凤鸟不来昆冈火,时有苌弘血成碧。
谁将照乘投道路,青眼忽逢披褐客。
何人见宝不低头,一朝洗濯光辉发。
细观形质颇类砚,毁弃安能保残阙。
得无染翰供尚方,定应宠渥从华阀。
惜哉尔出不逢时,如今贵重惟戈戟。
即如美女洁无瑕,方笑才人玄尚白。
高生感慨欲持赠,顾我匹夫敢怀璧。
泥涂清庙亦何常,席上之珍君自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