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鞍游古寺,夕照满疏林。
雨过山如画,风生竹解吟。
龙眠秋水静,豹隐暮云深。
唤醒游仙梦,数声何处砧。
解鞍游古寺,夕照满疏林。
雨过山如画,风生竹解吟。
龙眠秋水静,豹隐暮云深。
唤醒游仙梦,数声何处砧。
这首宋诗《次龙吟寺壁间韵》是赵汝育所作,描绘了诗人骑马游历古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解鞍游古寺”,形象地写出诗人卸下旅途疲惫,沉浸在古寺的宁静中。接着,“夕照满疏林”渲染出傍晚时分,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洒下的暖意,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
“雨过山如画”描绘了雨后山色如水墨画卷般清新,展现了自然之美。“风生竹解吟”则以拟人手法,写风吹动竹叶发出沙沙声,仿佛在低吟浅唱,增添了禅意和生动性。
“龙眠秋水静”中的“龙眠”暗指龙潭或龙眠之地,秋水静谧,如同龙在沉睡,进一步烘托出寺庙的幽深与宁和。“豹隐暮云深”则借豹子隐于暮云深处,象征着深不可测的神秘,强化了寺庙的寂静和深远。
最后两句“唤醒游仙梦,数声何处砧”以“游仙梦”表达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而远处传来的砧声(捣衣声)又将他从梦境拉回现实,增添了时空转换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空灵的秋日寺庙图景,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
古今诸柳孰为强,矫矫针悬术最良。
自富诗才堪继恽,兼深儒学有如芳。
当时屡献箴规益,末世惟传翰墨光。
石刻见贻真雅赐,峥嵘笔力有馀刚。
飞蝗乎,飞蝗乎,谁使汝为飞蝗,而如此之孽也。
一气所生乃自然,百虫之中何为者。
若岁大旱汝则多,人虽畏之可奈何。
来时漫不见首尾,往往蔽日连数里。
河南却集河北岸,东村西村闹如蚁。
捕逐百千才十一,入地如锥又生子。
山林所过为一空,万口飒飒如雨风。
稻粱黍稷复何有,田畴已尽腹未充。
农夫去岁望得雪,千耦辈作乘春发。
耕耘喜及苗已长,与汝何冤乃遭齧。
忍见深冬瘦如腊,徵赋繁兴蓄积缺。
我有薄田在江州,五岁之中三不收。
流灾得无及彼土,搏手安敢期高秋。
阴阳调和非我事,冻馁逼迫同民忧。
有生所往随有累,不及饮啄波中鸥。
《长芦咏蝗》【宋·孔平仲】飞蝗乎,飞蝗乎,谁使汝为飞蝗,而如此之孽也。一气所生乃自然,百虫之中何为者。若岁大旱汝则多,人虽畏之可奈何。来时漫不见首尾,往往蔽日连数里。河南却集河北岸,东村西村闹如蚁。捕逐百千才十一,入地如锥又生子。山林所过为一空,万口飒飒如雨风。稻粱黍稷复何有,田畴已尽腹未充。农夫去岁望得雪,千耦辈作乘春发。耕耘喜及苗已长,与汝何冤乃遭齧。忍见深冬瘦如腊,徵赋繁兴蓄积缺。我有薄田在江州,五岁之中三不收。流灾得无及彼土,搏手安敢期高秋。阴阳调和非我事,冻馁逼迫同民忧。有生所往随有累,不及饮啄波中鸥。
https://shici.929r.com/shici/WQwIxUzh.html
我初种鸡冠,其小乃毫芒。
曾未得几时,忽已过我长。
根株既猥大,枝叶亦开张。
吐花凌朝曦,生意殊未央。
阴风自西来,惨淡驱清霜。
一夜忽变故,叶萎花已黄。
当此繁盛时,为尔赏壶觞。
及今乃腐草,好玩安可常。
呼童尽剪拔,昔恐践踏伤。
庭除稍旷阔,耳目加清凉。
竹枝久蒙蔽,迥立独苍苍。
损此以锱铢,益我以千金。
岂足为轻重,徒能劳尔心。
覆彼以狐貉,蒙此以絺绤。
岂足为厚薄,徒能损卿德。
南山有鸷鸟,睥睨天地秋。
有意横八极,固非守一丘。
老鸱嚇腐鼠,安可施于此。
鹓雏尚不屑,况非鹓雏比。
深湾谓无风,试向江头望。
混混过新潮,峨峨起层浪。
前骧复后踊,极力不相让。
踣落皆有声,摆触颇用壮。
游龙出鬐鬣,怒马轩颈项。
纷纶白雪外,叠去不知向。
势将银汉接,高与海门抗。
吴城挂水墨,越估增怊怅。
我欲绝横流,忠信固可仗。
丈夫七尺躯,鱼腹岂易葬。
缅怀冯河戒,舣棹未敢忘。
夜梦大樽浮,东行视溟涨。
入宫谒阳侯,举袂揖伍相。
问其孰呼吸,乃使此倔强。
谢云天所为,兹语吾恐妄。
却欲诘苍苍,无梯不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