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柬南雄太守李廷标》
《柬南雄太守李廷标》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回思十载雄州事,轩冕麻衣去住心。

寒暑不侵松鹤羽,溪山长隔岭云音。

一枝深树翔初集,满腹洪流饮已深。

两地月明知共照,乘风聊寄白头吟。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南雄太守李廷标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与李廷标之间深厚的情谊。

首句“回思十载雄州事”,诗人回首往昔,回忆与李廷标在雄州共度的十年时光,表达了对这段岁月的深深怀念。接下来,“轩冕麻衣去住心”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官服(轩冕)与布衣(麻衣)相对比,暗示了李廷标从高官到平民身份的转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李廷标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平和心态的赞赏。

“寒暑不侵松鹤羽,溪山长隔岭云音”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李廷标品格的高洁与超脱。松鹤常被视为长寿与高洁的象征,而“岭云音”则暗示了李廷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李廷标的高尚情操,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态度的向往。

“一枝深树翔初集,满腹洪流饮已深”描绘了李廷标如同一只刚刚栖息于深树之上的鸟儿,内心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智慧,犹如深藏不露的洪流。这既是对李廷标个人才华的赞誉,也是对他深邃思想的肯定。

“两地月明知共照,乘风聊寄白头吟”结尾两句,诗人以月亮为喻,表达了自己与李廷标虽身处两地,但心灵相通,情感相连。诗人希望借助乘风之力,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李廷标,表达出对老友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廷标形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其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李廷标高尚人格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种树

长养待春晖,他年尽百围。

疏行容远岫,密意护柴扉。

众鸟欣所托,暮鸦寒未归。

枌榆故乡物,相见更依依。

(0)

石花林杂咏.天心楼

湖光如几席,山翠静微尘。

不敢高声语,恐惊上界人。

(0)

东皋揽胜

天成位置绝形容,何处移来卓笔峰?

雉堞西城连北郭,楼台暮鼓及晨钟。

月摇水面流金粟,雨过山腰界玉龙。

柳外凭高穷目望,梅塘帆影更重重。

(0)

卧月有作

飞蚊满帐起杀声,汗如铁汁溶桃笙。

起携一卷就灯侧,兰膏也带骄阳色。

吹灯席地四壁黑,黑甜伥伥行不得。

素娥一笑汝太劳,特放灵光排闼入。

青天划破琉璃胞,蝇头历历分毫毛。

岂独银海清见底,百虫躅踯炎精逃。

微飔来去露华滴,一庭榛莽皆澄洁。

铁围倾刻变琼廔,拔宅飞升无此捷。

吾识明月三十年,月如识吾应相怜。

只惜朱颜今非昔,不如皓魄长新鲜。

秋月生悲春月喜,虚空未免牵人意。

最好调冰雪藕时,能消野马妖乌气。

映月读书月笑人,抛书看月心入神。

能识山河微妙相,便是冰雪聪明文。

浩劫以来几黄昏,三五一过空销魂。

今夜灵丹已九转,还为人世留一分。

一轮当胸万念绝,莲漏声中添鼻息。

忽听天鸡唱晓来,不知寒兔何时别。

(0)

洞庭春色

最好妆楼,花朝过了,社日才来。

正轻裙飐凤,垂丝绣带;低鬟簇蝶,细股珠钗。

知道一春行立少,看红嫩鞋尖色未衰。

今朝健,且添些梳裹,小出香阶。

多时不来廊下,早一片、绿长新苔。

恰钩帘日淡,珊珊形影;踏花风软,瘦瘦身材。

蕙叶盆中青几箭,尚紧抱香心不放开。

依稀记,是萧郎那日,临去亲栽。

(0)

研茶

胡麻香韵伴春芽,石钵千回研指斜。

长练冻嫌黔国井,旋瓢庭雪煮琼花。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