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楼山观文·其一》
《挽李楼山观文·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展也岷峨秀,钟为柱石臣。

直声留谏纸,硕望压朝绅。

群议王师锐,孤忠主听陈。

天其昌我宋,尧舜致君民。

(0)
翻译
山势峻峭如展开了峨眉秀色,我如同砥柱中流的忠臣。
我的直言留在了劝谏的纸上,崇高的威望压倒了朝廷官员。
群臣议论纷纷,认为王师锐不可当,我忠诚陈述自己的主张。
上天保佑我大宋兴盛,如同尧舜那样使君主和百姓和谐共处。
注释
展:展开。
岷峨:峨眉山。
钟:比喻像钟一样坚定。
柱石臣:砥柱中流的忠臣。
直声:直言。
谏纸:劝谏文书。
硕望:崇高的威望。
朝绅:朝廷官员。
群议:众人的议论。
王师:朝廷军队。
孤忠:孤独而忠诚。
主听陈:向君主陈述意见。
天其昌:上天保佑其昌盛。
我宋:我大宋。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
致君民:使君主和百姓和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宏伟壮丽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气势和人文风光。"展也岷峨秀"一句,以"展"字开篇,意味着开阔、广大之意,"岷峨"指的是山峰高峻,"秀"则形容其美丽,这里描述了连绵起伏的群山之景。接着"钟为柱石臣",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其生命和尊严,如同古代宫殿中的钟鼓一般庄重与威仪。

"直声留谏纸"则是一种比拟,诗人将山谷中回响的声音比作忠诚的臣子留下的劝诫书信,这里的"直声"指的是清晰而坚定的声音。"硕望压朝绅"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山川之美比喻为沉稳厚重的朝服,其气势非凡。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转向了对历史与政治的思考,"群议王师锐"表达了人们对于理想君主及其治国方略的讨论和期待。"孤忠主听陈"则强调了一位忠诚之臣面对君主时所持有的坚定立场和坦白陈述。

最后两句,"天其昌我宋"中"天其"意为上天赐福,而"昌我宋"则是希望诗人所属的宋朝能够兴盛。"尧舜致君民"一句,则将古代圣明的君主尧、舜作为理想,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君臣关系和谐与民富国强的美好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国家盛世和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登州城南楼柬张庆馀

高城遥对暮云平,独客登临感慨生。

附郭尚馀三户在,几家能办十年征。

霜清废垒寒乌集,月黑孤村野烧明。

寄语子山休作赋,江南风景倍伤神。

(0)

还家

尽室遁江村,乍归未识路。

却问路旁人,为指门前树。

痴儿各长成,有弟亦同住。

病妻久卧床,淹淹迫岁暮。

独客苦思乡,还乡如客寓。

二亲掩重泉,凄清感霜露。

回首望禾江,旧庐杳无处。

信宿不遑安,又复出门去。

(0)

律陶赠野人

乐与数晨夕,区区诸老翁。

贫居依稼穑,绕宅自蒿蓬。

懒惰故无匹,箴规向已从。

闲居三十载,乡里习其风。

(0)

姑苏杨柳枝词二首·其二

白玉堂前发数枝,妆成每自下阶墀。

中庭不是无花看,独为清阴立少时。

(0)

漫兴六首·其一

漭漭荆襄地,当年割据州。

营连九节度,星动五诸侯。

已共长江险,应关上将忧。

郭门传息壤,不障洞庭流。

(0)

雨中诸子集予机山别业

樵采闲时学苦吟,身如越鸟恋平林。

偶然花月春江夜,共此蒹葭秋水心。

山市酒炉兵后少,草堂诗句雨中深。

沉沉钟梵声俱寂,横笛还吹激楚音。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