礀道津桥试重寻,岩扉耐可惬予心。
虚庭烟月谁同调,上塞冰霜我素襟。
四壁诗题自今昔,一窗冬日是光阴。
迤西更辟新斋在,不厌山深转就深。
礀道津桥试重寻,岩扉耐可惬予心。
虚庭烟月谁同调,上塞冰霜我素襟。
四壁诗题自今昔,一窗冬日是光阴。
迤西更辟新斋在,不厌山深转就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素尚斋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礀道津桥试重寻,岩扉耐可惬予心”中,“礀道”和“津桥”暗示了素尚斋所在环境的幽静与古朴,诗人试图再次探寻这个地方,而“岩扉”则象征着斋舍的隐秘与自然融合,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颔联“虚庭烟月谁同调,上塞冰霜我素襟”则通过“虚庭”、“烟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心境。颈联“四壁诗题自今昔,一窗冬日是光阴”进一步展现了斋内环境的雅致与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观察四壁上的诗句,感受到历史的痕迹与岁月的流转。尾联“迤西更辟新斋在,不厌山深转就深”则透露出诗人对素尚斋的喜爱与向往,即使开辟新的居所,他依然愿意深入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素尚斋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浅涧沙平泉脉脉,芳林风软雨垂垂。
无情落絮知谁管,得意鸣禽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