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全文
清 / 许传霈   形式: 古风

偶忆送春游,计月才届三。

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

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

飞虹卧雪中,斜日落层岚。

人影侵在地,历乱舞松杉。

何来不速客,一一集禅庵。

修竹如相识,万个字空嵌。

折节呼士前,俗驾皆扫芟。

主人藏斗酒,厚味咀醰醰。

卜夜添炉火,分题褪鼻尖。

七人逢七集,寒暑理相参。

优游乐卒岁,世味外酸咸。

窗纸忽然白,新月朗磨镰。

归来数梅朵,对影碧筠帘。

花香与酒香,齐梦到黑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竹屋内举行的消寒集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氛围和场景。首句“偶忆送春游”,引出回忆中的春游情景,暗示了聚会的季节背景。接着,“计月才届三”点明时间已过半春,为聚会增添了一丝时光流转的感慨。

“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描绘了聚会的开始,友人们再次相聚,尽管北风凛冽,但情谊温暖。接下来的“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表达了时光流逝之感,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飞虹卧雪中,斜日落层岚”描绘了聚会时的自然景色,彩虹横卧于雪中,夕阳映照着山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景象。随后的“人影侵在地,历乱舞松杉”则将人的活动融入自然之中,人影与松杉交织,增添了聚会的生动气息。

“何来不速客,一一集禅庵”描述了意外的访客加入聚会,增加了聚会的趣味性。“修竹如相识,万个字空嵌”则通过修竹的形象,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如同老友重逢。

“折节呼士前,俗驾皆扫芟”表现了聚会的轻松愉快,主人热情招待,扫除了世俗的拘束。接下来的“主人藏斗酒,厚味咀醰醰”描绘了丰富的美食和美酒,增添了聚会的欢愉气氛。

“卜夜添炉火,分题褪鼻尖”体现了聚会的持续至深夜,炉火增添了温暖,分题游戏让气氛更加活跃。最后,“七人逢七集,寒暑理相参”总结了聚会的参与者和时间,强调了聚会的和谐与自然的融合。

“优游乐卒岁,世味外酸咸”表达了聚会的快乐与满足,超脱了世俗的烦恼。结尾“窗纸忽然白,新月朗磨镰”描绘了聚会结束后的宁静,新月照亮了夜晚,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归来数梅朵,对影碧筠帘”描绘了聚会者归家的情景,通过数梅花和对影碧帘,表达了对聚会的美好回忆。最后,“花香与酒香,齐梦到黑甜”以花香和酒香象征聚会的美好体验,让人沉醉其中,直至梦到甜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欢乐与自然之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传霈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酒诫

银瓶金醴十分斟,三爵从来不易禁。

中圣偶同徐邈妄,滑稽浑忘子云箴。

渑池以外危应戒,名教之中乐可寻。

误笑吴公淹壑谷,不知红日上东岑。

(0)

题魏武庙

功在元元血食宜,汉家赤子为公疲。

江中怪木知谁姓,岸上老渔偏独痴。

高鸟不栖山寂寂,野狐相狎草离离。

至今一道西陵水,流到祠前也忸怩。

(0)

仪真阻风二首·其二

两都形势此江分,暂阁风帆四望频。

越梦正牵舟上客,吴歌偏快岸旁人。

龙潭有气低连渚,潮水无声暗没津。

闲向老渔谈往事,楼船飞渡已成尘。

(0)

书王少参朝言薰风笑我卷用韵六首·其二

只今海宇未全春,肉食偏惭草莽臣。

贫定已嫌东郭履,老来惟爱华阳巾。

暖姝敢谓真知道,委顺谁云不爱身。

寄语薰风莫轻笑,不求富贵底求人。

(0)

暮春感兴

马踏残花又暮春,路危思理病中身。

官居吴楚春秋地,才愧苏张战国人。

梦里蘧庐轻得失,案头糟粕隐经纶。

梧桐樲棘知多少,无限场师认未真。

(0)

送友人分教某州

一命须知报称难,泮宫亦是小贤关。

马知长路应晞骥,天放洪炉又铸颜。

芸草春风书业在,杏花朝雨宦情闲。

苏湖有样无多事,付上行人担子间。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