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自分明,人多不肯行。
莺花春乍暖,风月雨初晴。
静坐澄思虑,闲吟乐性情。
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
天意自分明,人多不肯行。
莺花春乍暖,风月雨初晴。
静坐澄思虑,闲吟乐性情。
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独坐吟(其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心境的感悟。首句“天意自分明”暗示了诗人相信宇宙间自有其运行规律,而“人多不肯行”则批评世人往往忽视内心的指引,忙于世俗纷争。接下来,“莺花春乍暖,风月雨初晴”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初晴、鸟语花香的宁静画面,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变化。
“静坐澄思虑”体现了诗人选择独处时的沉思与内省,通过静心来净化思绪。“闲吟乐性情”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诗歌来抒发情感,享受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诗人倡导的是不随波逐流,不为世事所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提倡顺应自然、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以及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