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海宇未全春,肉食偏惭草莽臣。
贫定已嫌东郭履,老来惟爱华阳巾。
暖姝敢谓真知道,委顺谁云不爱身。
寄语薰风莫轻笑,不求富贵底求人。
只今海宇未全春,肉食偏惭草莽臣。
贫定已嫌东郭履,老来惟爱华阳巾。
暖姝敢谓真知道,委顺谁云不爱身。
寄语薰风莫轻笑,不求富贵底求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书王少参朝言薰风笑我卷用韵六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只今海宇未全春”,点明了当时国家尚未完全安定,局势动荡不安,暗含对时局的忧虑。接着“肉食偏惭草莽臣”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朝廷中的高官(肉食者)与民间的普通百姓(草莽臣)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朝廷官员未能体恤民情、解决民生问题的不满和自责。
“贫定已嫌东郭履,老来惟爱华阳巾”两句,通过描述自己生活状态的变化,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这里“东郭履”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华阳巾”则可能指代隐逸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暖姝敢谓真知道,委顺谁云不爱身”两句,诗人自问是否真正理解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否真的能放下个人利益,表达了对自身修为的反思和对道家思想的探索。
最后,“寄语薰风莫轻笑,不求富贵底求人”两句,诗人以风喻人,希望春风不要轻易嘲笑他的志向,表达了自己不追求富贵,但也不依赖他人的决心,体现了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
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
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
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
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
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
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
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