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气先春丽景殊,光风遍拂到寰区。
新年二日逢斋戒,去腊三朝读典谟。
立志铭心闽洛理,虚怀注念鬼神孚。
岂知人意皆从善,爱此元元是巩图。
佳气先春丽景殊,光风遍拂到寰区。
新年二日逢斋戒,去腊三朝读典谟。
立志铭心闽洛理,虚怀注念鬼神孚。
岂知人意皆从善,爱此元元是巩图。
这首诗由清代皇帝玄烨所作,题为《赋得光风遍寰宇》。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和煦的春风遍及大地的景象,寓意着美好的时光与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佳气”、“丽景”、“光风”等词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诗人将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象与人间的祥和、道德与治理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社会秩序与道德风尚的赞美。新年二日的斋戒与三朝诵读经典,象征着对传统道德的尊重与传承。立志铭心的闽洛理学,以及虚怀若谷的态度,表明了诗人对于学问与品德的追求。同时,诗人强调了人心向善的重要性,认为这种善良之心能带来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如同春风化雨,滋养万物。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哲学思考,体现了其作为君主对于国家治理与道德建设的重视。通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图景,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春风挽征衣,淑景荐笾实。
山中之奇观,变态纷襞积。
或划然以舒,或蒙然以密。
或妩如脩眉,或突如巨迹。
或鸷鸟将搏,或游龙偕出。
一目百奇怪,随景发诗癖。
江山昔岂无,万古阅閒寂。
而独陈于今,涸我风月笔。
便如遗俗士,高卧天一壁。
人知匪自献,不知亦奚恤。
黄云叆叇风雪天,欲之霸桥寻浪仙。
炉中榾柮絷寒客,纵欲烧愁能得然。
拨灰嚼句不忍吐,竟日南望双眸穿。
谁知诗来亦念我,字与六出争明蠲。
美人美人呼不来,昭华吹怨楼西偏。
况有山头月为友,触拨烟痼撩诗颠。
岂无咏絮谢家集,亦有闭户袁安眠。
未如山中之至乐,白玉世界天相连。
朝看夜听两奇绝,靴霜炉雪知谁贤。
褰裳急理剡溪棹,明月已旁羌江还。
羌江白云绕亲舍,北山夜雨鸣清川。
世间真乐不易道,此以意会非言传。
惜哉往日不可再,江头望君如望年。
研澌笔冻不成报,梦中书劄来翩翩。
玄阴作秋冬,杀气寓风雪。
土深候虫闭,山静飞鸟绝。
谁知无边春,万古长不灭。
或畅然以舒,或凝然以结。
或聚为融和,或散为骚屑。
又尝以此观诸人,生意不断长如薰。
咸阳宫殿气成雾,忽作芒砀山泽云。
神爵甘露来纷纷,画堂已入王政君。
人从动后观变态,谁于起处探絪缊。
浅者若为见,夜气长如神。
傥知起灭幻,便省消息真。
如何天机之浅者,但识人间桃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