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先亲贵,危言倚诤臣。
匪躬忧独切,信道谅弥伸。
湛剑留犀槛,欧刀迟玉津。
正嗟如晦久,不已曙将晨。
立法先亲贵,危言倚诤臣。
匪躬忧独切,信道谅弥伸。
湛剑留犀槛,欧刀迟玉津。
正嗟如晦久,不已曙将晨。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彭绍宗的《偶成(其二)》,内容主要探讨了立法的原则和对忠直之士的倚重。首句“立法先亲贵”表达了立法时优先考虑亲近和尊贵者的倾向,但紧接着的“危言倚诤臣”则揭示出对敢于直言进谏者的重视。诗人强调,那些不谋私利、深思熟虑的人,他们的忧虑和忠诚更为深切,他们的信念和原则也更加坚定。
“湛剑留犀槛,欧刀迟玉津”运用象征手法,将锐利的剑比喻为公正的法律,留在坚固的牢笼中以示约束,而迟缓的欧刀则暗示对邪恶势力的警惕,不会轻易放过。最后一联“正嗟如晦久,不已曙将晨”表达了对黑暗时期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黎明即将到来的希望,寓意着正义终将战胜黑暗,黎明必将到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公正立法和贤良直言的崇尚,以及对社会光明未来的期待。
文脉绍云龛,儒酸味转甘。
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
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
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