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其三》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其三》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东连海道彻扶桑,北望神皋斗柄旁。

两处音尘杳难接,征鸿岁只到衡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兄弟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首句“东连海道彻扶桑”以壮阔的海道起笔,将送别的地点置于遥远的东方,仿佛兄弟即将踏上一段遥远而未知的旅程,直达东方的扶桑,隐含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北望神皋斗柄旁”则转向北方,以神皋和斗柄旁为视角,进一步强调了送别的地点和方向,同时也暗示了兄弟们即将远离家乡,前往更远的地方。这种南北方向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地理上的距离,也象征着人生的广阔与无尽的可能性。

接下来,“两处音尘杳难接”一句,情感陡转,表达了分别后难以沟通的遗憾和孤独感。在兄弟分别后,两地之间的音信传递变得困难,这不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让人感到深深的寂寞和无助。

最后,“征鸿岁只到衡阳”以候鸟迁徙的自然现象作比,寓意兄弟们如同南飞的大雁,每年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回到故乡衡阳。这里不仅寄托了对兄弟早日归来的期盼,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有限的感慨。大雁的迁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提醒人们珍惜相聚的时光,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歌·其二

腾腾自在无所为,閒閒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0)

赠孟宾于

上国登科建业游,鼎分踪迹便淹留。

江干旅梦三千里,海内诗名四十秋。

华表柱边人不识,烂柯山下水空流。

自从叔宝朝天后,赢得安閒养白头。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五医方第二十九

军人众,涉水冒霜多。

手脚面皮皆裂拆,麦叶浓煮汁相过,热洗即安和。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占兽第二十

军营内,马咬石兼沙。

必有贼兵吾大获,将军克胜远方誇,大小总荣华。

(0)

兵要望江南·其十四占北斗第十四

黑云气,夜散星斗中。

如此三朝当有雨,急须准备候天情,此理甚分明。

(0)

兵要望江南·其八占天第十

天忽响,鸣闹在苍穹。

多是子忧当父感,天鸣臣怒鉴君同,君主可宽刑。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