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鼓迎春春意嘉,偶闻春至却咨嗟。
空看臈雪呈新瑞,不见寒梅放好花。
乡信何曾来雁足,萍踪尤自在天涯。
且?杯酒消愁闷,自古忠臣不顾家。
箫鼓迎春春意嘉,偶闻春至却咨嗟。
空看臈雪呈新瑞,不见寒梅放好花。
乡信何曾来雁足,萍踪尤自在天涯。
且?杯酒消愁闷,自古忠臣不顾家。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迎春有感》描绘了诗人迎接春天时的复杂心情。首句“箫鼓迎春春意嘉”展现了热闹的迎春场景和春天带来的喜悦,然而接下来的“偶闻春至却咨嗟”转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未能见到故乡美好事物的感叹。腊雪虽带来新春的预兆,但“不见寒梅放好花”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故乡梅花未开的思念。
“乡信何曾来雁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牵挂,期待着远方的音讯,而“萍踪尤自在天涯”则以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映照出内心的孤独。最后,诗人借酒消愁,“且酌杯酒消愁闷”,表明他选择用饮酒来暂时忘却忧虑,但又明白“自古忠臣不顾家”的道理,暗示了其忠贞不渝的品格。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忠诚职责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