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中秋夜,玩月泛平湖。
今为病所侵,伏枕此约辜。
辗转席蓐间,四体如松枯。
辛酸滋味加,闲况适兴徂。
入夜月渐高,晃晃照廊庑。
冷色射轩窗,爽气袭庭芜。
泽畔唳孤鹤,声声若相呼。
是时披衣起,顿觉病魂稣。
倚杖来前轩,竹榻教人铺。
与月相对坐,欢玩如同徒。
流睇及群物,光彩一何殊。
遥山列银屏,空潭开玉壶。
楼台饰琼瑶,阶除若冰敷。
寄语求仙辈,何必去玄都。
逡巡月西落,伫立更踟蹰。
一别又一年,明年知在无。
岁岁中秋夜,玩月泛平湖。
今为病所侵,伏枕此约辜。
辗转席蓐间,四体如松枯。
辛酸滋味加,闲况适兴徂。
入夜月渐高,晃晃照廊庑。
冷色射轩窗,爽气袭庭芜。
泽畔唳孤鹤,声声若相呼。
是时披衣起,顿觉病魂稣。
倚杖来前轩,竹榻教人铺。
与月相对坐,欢玩如同徒。
流睇及群物,光彩一何殊。
遥山列银屏,空潭开玉壶。
楼台饰琼瑶,阶除若冰敷。
寄语求仙辈,何必去玄都。
逡巡月西落,伫立更踟蹰。
一别又一年,明年知在无。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的作品《病中玩月》,诗人以病弱之身,在中秋之夜欣赏月色,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诗人感叹光阴流逝,因病不能畅游湖面,只能躺在枕上,身心皆感疲惫。然而,随着月升高,月光洒落庭院,带来了冷爽的气息,让病痛稍减。诗人听到孤鹤的叫声,仿佛得到心灵的慰藉,于是披衣起身,来到前轩,与月对坐,欣赏着如银屏的远山、如玉壶的空潭和装饰着琼瑶的楼台,感叹自然之美。他借此劝告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不必远赴仙境,眼前的景色已足够令人陶醉。最后,诗人望着渐渐西落的月亮,心中充满感慨,期待着来年中秋再见这轮明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病中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