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台湾·其四》
《哀台湾·其四》全文
清 / 张秉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瓯脱中朝本不存,可怜浩劫满乾坤。

苍生蹂躏伤盈野,红女伶仃禁闭门。

真宰诉天应掩泣,哀魂动地尚呼冤。

黄金不共辽东赎,枢部分明近寡恩。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台湾在历史长河中的悲惨境遇。诗人张秉铨通过“瓯脱中朝本不存”开篇,巧妙地将台湾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置于历史的空白之中,暗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却长期处于被遗忘和忽视的状态。

“可怜浩劫满乾坤”,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台湾遭受战争灾难的深切同情。接下来,“苍生蹂躏伤盈野,红女伶仃禁闭门”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无论是男丁还是妇女,都饱受战火的摧残,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真宰诉天应掩泣,哀魂动地尚呼冤”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悲痛上升到天地间,仿佛连上天也为之动容,为人间的苦难而哭泣。同时,也暗含了对不公命运的强烈控诉,哀魂在地下仍不断呼唤着公正与和平。

最后,“黄金不共辽东赎,枢部分明近寡恩”表达了诗人对于台湾问题的深刻思考。这里的“黄金”可能象征着财富或权力,而“辽东赎”则暗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解决。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局处理台湾问题态度的质疑,认为其行动不够果断,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冷漠或不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台湾历史和现实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清代社会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责任相结合,传递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统一的渴望。

作者介绍

张秉铨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奉和王继学怀济南旧游四首·其二

楼上看山翠黛浮,楼前沽酒锦缠头。

登临试与询湖雁,豪杰亲曾侣海鸥。

沙岭晓晴云散出,野亭春尽水交流。

意中故旧那能得,强拟偷生赋远游。

(0)

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首·其五

流落移家白帝都,低头愧尽马相如。

题桥一字终何益,卖赋千金竟或无。

风月长留前辈咏,尘沙满载古人书。

此身泛寄空江上,已异当时旧鬓须。

(0)

赠别韩德卿归安西,因候萧司成

十年关陇道,文学老貂裘。

久别重相见,相看更自愁。

早膺朱绂宠,暂为白云留。

寄谢萧夫子,岩栖向几秋?

(0)

题赠李右丞

恂恂李右辖,行义古人期。

缓急仓公传,勤劳卫母诗。

沧波大地转,白首老天知。

莫写青田鹤,鸣皋重我思。

(0)

奉和李监丞醉赠羽人之作

自从堕地爱名山,五岳寻真去不还。

青山无津度日月,旦暮御风行其间。

九江西来赴海门,中有道路古来难。

笑谈解入蛟蜃腹,脱此命与松乔班。

吾尝左揖三茅君,右手直接高飞翰。

至今空濛偃翠盖,望云怀我双佩环。

君从茅山来,青衣白霓裳。

肝胆出古剑,剸裁光甚扬。

玄元皇帝云与仍,称世举德朝未央。

偶吹龙笛过九市,共君斟酌北斗傍。

浪传北斗不可挹,酹之昨以白玉觞。

百觞未已已复醉,援此织女天机章。

举头目送南飞鸿,我自滞留君远翔。

眇眇美人绛珠宫,弦白雪兮歌清风。

浮萍流水相遭逢,何独不在岐路中?

何独不在岐路中,相思昨夜春釭红。

(0)

四月朔,经杨林作诗,奉命宣布郡县,值大水,蚕麦俱尽,深念民生

吉日涉大川,单舟若鸿毛。

摇摇遇顺风,泛泛凌雄涛。

已过赤岸渚,复宿杨林皋。

棹师何心术,在险益无劳。

受命未逾期,触目叹所遭。

蚕熟麦再空,万口声哀嗷。

年时有灾地,白屋皆滔滔。

不能补分寸,奚用征秋毫?

纶言本温厚,下布肃官曹。

奉宣吾职尔,庶用救萧骚。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