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两句,表明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每个人出门在外都有各自的忙碌和追求。而诗人自己却“独无外物牵”,没有被世俗之事所牵绊,因此能够选择“幽居情”,享受宁静的隐逸生活。
中间两句“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写的是自然景象,微细的春雨在夜幕降临,大地回复了生机,而诗人却未曾察觉,这些都是他不为外界所扰的原因。接着是“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山色渐明,显示了一天即将破晓的景象,同时伴随着的是鸟儿在家周围啼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诗歌后半部分“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表达了诗人与世俗保持距离,与道人偶尔相遇,或是跟着樵夫一起漫步山林。最后,“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则透露出诗人的自信和满足,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最为安适,不受外界的诱惑和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他对于红尘俗世的一种超然态度。
浮云匪定质,变幻谁能测。
氤氲翳太虚,飞散穷顷刻。
含润若有施,观空了无得。
前尘虽云妄,转用资神识。
泛滥明月阴,荟蔚南山雨。
能为变动用,在我竟无取。
俄已就飞散,岂复得攒聚。
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清秋好天气,禾黍巳登场。
群心思答神贶,吉日复辰良。
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仙仗俨长廊。
巫觋传神语,出户舞伥伥。刲肥羜,沥桂酒,奠椒浆。
一年好处须记,此乐最难忘。
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健倒卧康庄。
夜久群动息,风散一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