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州出大萝卜,天下衲僧取则。
只知自古至今,争辨鹄白乌黑。
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
镇州出大萝卜,天下衲僧取则。
只知自古至今,争辨鹄白乌黑。
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三十一则。它以镇州的大萝卜为引子,寓言般地表达了禅宗对世俗争论的超脱态度。"镇州出大萝卜,天下衲僧取则",意味着无论何处的修行者,都关注这个寻常事物,将其视为修行的象征或启示。"只知自古至今,争辨鹄白乌黑",暗指世人常常纠缠于是非黑白的争论中,而忽略了更为本质的真理。"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通过诙谐的语言,禅师暗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口舌辩论,而是在于内心的体验和领悟,即禅宗所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正是禅僧通过内在修炼获得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传达了禅宗对于超越言语对立,直悟真理的追求。
忆昔少年日,吴江上、长啸步垂虹。
看飞出玉轮,十分端正,幻成冰壑,一碧澄空。
当此际,醉魂游帝所,凉袂扬秋风。
桂殿凤笙,妙音何处,莼羹鲈脍,清兴谁同。
今宵欢娱地,千钧笔、模写拟付良工。
无奈云沈顾兔,雨挂痴龙。
误骚客宿吟,杯仙梦醉,负他佳节,戏我衰翁。
毕竟孤光长在,后夜重逢。
北庵竹玉青,南阶梅雪白。
吏散隐几坐,观化聊自适。
竹青表劲节,梅白留佳实。
太守谢二友,粗官谩陈力。
取名吾有寄,梅竹盖假借。
青白遗子孙,先训存金石。
斯民彫瘵馀,政教当尚德。
虽微甘棠化,韦弦托三益。